●本报记者 薄秀芳
在“5·8世界红十字日”前夕,白城市红十字会按照中国红十字总会及省红十字会的相关通知要求,组织社会公益团队开展了“红十字博爱周”活动。一时间,在白城八百里瀚海广袤的大地上,“红十字博爱周”活动走进了社区、企业,走进了乡村、福利院,更走进了无数人的生命中,在生机盎然中为生命着上了最美的色彩。
慰问孤老 温暖生命
“五四”青年节当天,市红十字会组织我市多个社会公益志愿团体的爱心志愿者,将“红十字博爱周”之关爱生命、敬老爱老活动开展到福利院。当天,在志愿者吴大义的组织下,志愿者们走进洮北区平安镇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为生活在那里的老人们送去了关爱。
“你们天天来,我们都高兴啊!看到你们,我们就如同看到了亲人啊。”在平安镇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一位老人高兴得直拍手。爱心志愿者们将带去的水果、糕点、毛巾等爱心物品,分发到老人们的手中。老人们连连说着感谢,但目光始终舍不得离开爱心志愿者们,那目光里是对亲情热切的渴望、是感受到陪伴的满足。志愿者们亲切的与老人们聊天,并不时将喜闻乐见的好事、趣事分享,老人们认真地听着,也畅谈各自的感受。欢乐、愉悦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当志愿者离开时,老人们那依依不舍的目光刻在了每名志愿者的心头。
“这些老人们在福利院衣食无忧,但他们对亲情的渴望确实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努力。”志愿者陈忠华特别感慨地表示,将来自己如果有能力就要从事养老行业,即便如今做不到,也要积极参加这样的公益活动,哪怕只是给老人们理理发、洗洗头,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朴实的话语感染、感召着同行的志愿者伙伴们。
扶贫助学 播种希望
“五一”假期,心怀大爱的志愿者们放弃了游玩、休闲的时光,加入到开展“红十字博爱周”的活动中。
“五一”假期,爱心志愿者们在吴大义的带领下,驱车数百里,走访了家住洮南市聚宝乡、现就读于一所技工学校的贫困学生王某珊。今年18岁的王某珊同学,是个特别懂事的孩子,为了省下10多元钱的路费,每逢周六周日同学们都坐车回家时,她尽量待在学校。因为每次回家那10元的路费,够他们一家好几天的家用了。10多年前,父母将年幼的王某珊和年长她几岁患有精神疾病的姐姐,留在年老多病的爷爷奶奶家离家出走,从此断了联系,祖孙4人的生活十分艰难。多年来,在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爱心团体、爱心人士的帮扶和其自身的努力下,如今的她已成为一名即将毕业的技工学生。对未来满怀憧憬的阳光女孩王某珊表示,无论生活多么难,自己都要学好本领,走上社会后努力工作,用自己的劳动改变家境,以此来孝敬爷爷奶奶,照顾姐姐,更要以实际行动回报所有的好心人,回报这个美好而有爱的社会。
穿上志愿者们送来的新衣服,王某珊笑得如夏花般灿烂。当志愿者们离开时,王某珊和奶奶站在自家大门外挥手送别。车子行驶出很远,回头望时,王某珊和奶奶依旧站在那里,余晖中她的身上充满了力量的光环,这不就是希望之光吗?
奉献爱心 温暖一城
一直参与“红十字博爱周”关爱生命活动的志愿者张祎然说,关爱生命是个大课题,人人都应彼此帮助,这样的温暖才能提高一座城市、一个民族的幸福感。
记者身为一名公益志愿者,多年来在实践中不断成长,经常有身边的朋友问,工作这么忙,家里负担也不轻,参加这样的公益活动能收获到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是:快乐!帮扶助困,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对生命的关爱与敬重,更是为我们的未来储存温暖。
“红十字博爱周”期间,还开展了“救在身边”志愿者上岗,推广“红十字救在身边”应急救护一体机,“寻找最美救护员”及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培训等活动。
据了解,这次“红十字博爱周”活动,旨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大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红十字事业,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一点点凡人之爱、向善之举,汇聚成了暖流温暖生命,扮美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