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白城市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创建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和革命老区,是当时中共辽吉省委、辽北省政府、辽吉军区所在地。在老一代革命家陶铸、闫宝航、邓华等领导下,在极其艰难严峻的形势下,建立了辽吉革命根据地,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土地改革、建立人民武装,组织优秀青年参军参战,为东北全境的解放和全中国的解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报从即日起在“鹤乡退役军人——烽火辽吉 英雄白城”专栏刊发系列稿件。让我们共同回到那个“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年代,重温先辈事迹,传承革命精神,凝聚新时代白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磅礴力量。
1945年8月8日,苏联根据《雅尔塔协议》对日宣战。苏联参战后,日本败局已定,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国共两党都把自己的战略目光投放到东北地区上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争取东北的基本战略任务。9月19日,中共中央提出“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为确保这一战略决策的实行,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以彭真为书记的东北中央局,立即赴东北工作。同时,从中央和关内各战略区抽调大批干部和军队迅速挺进东北。
1945年9、10月东北解放初期,东北局先后在辽吉地区组建起以陶铸为书记、张学思为主席的中共辽宁省工委、辽宁省政府,以郭述申、倪志亮、栗又文等人组成的中共辽北省委、军区、政府和以刘锡五为书记的中共嫩江省工委、省军区和省政府。各省委组建后,立即派干部赴各地接管敌伪政权,收缴敌伪武装,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安定社会秩序,扩大武装力量,开展群众工作。
1945年11月,国民党开始大举进攻东北,辽吉人民和地方武装便积极支援与配合我军主力作战。1946年2月,歼灭进占阜新务欢池和法库秀水河子的国民党军1800余人。3月,与新四军三师十旅协同作战,一举解放四平,歼灭守敌1000余人,生获国民党辽北省政府主席刘翰东以下2000余人。4月,配合东北民主联军主力部队,进行了保卫四平的英勇战斗,先后3次粉碎敌人预期占领四平的计划,取得了歼敌万余人的战果。
四平保卫战后,我军实行战略撤退,主力部队退守松花江以北,敌人逐即进占郑家屯、长春等地。1946年6月上旬,东北局和西满分局决定,将吉江行政区的郭前旗、长春、农安、乾安、大赉五县(旗)和嫩江省的镇东、赉北、洮安、洮南、洮北、开通、瞻榆、突泉、安广等9县,与辽西省行政区合并,组成辽吉行政区,并将驻在洮南的辽西省委、辽西行署和辽西军区分别改建为辽吉省委、辽吉行署和辽吉军区。陶铸任辽吉省委书记、朱其文任辽吉行署主任,邓华任辽吉军区司令员。9月,辽吉省委、行署、军区机关从洮南迁至白城子。1947年2月,辽吉行署改为辽北省政府,闫宝航任省政府主席。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