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新闻
下一版4
 
坚持人民至上 强化责任落实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构建开放创新生态
反诈讲座进校园 筑牢师生防骗墙
镇赉:深入开展“五大专项”行动
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开展河湖长制宣传增强水生态环保意识
打造精品活动 讲好白城故事
确保庆祝活动隆重热烈安全有序
通榆县四项举措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21年6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榆县四项举措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本报讯(通统宣)去年以来,通榆县立足实际,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载体,团结引领各族群众为建成小康社会凝聚起磅礴力量,形成了民族团结巩固的良好局面。张树森“报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被授予“吉林省‘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向海蒙古族乡红旗村被命名为吉林省第二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县教育局民教科科长杨志刚荣获“全省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强化党的领导,夯实创建工作政策保障。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组长的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常委会专题研究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调度各成员单位工作运行情况,夯实党领导民族工作的政治基础。县委常委会议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各基层党委(党组)重要工作内容,制定并印发《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强化了分工配合,建立了工作导向。加大民族乡村民生改善力度,2020年,该县累计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补助资金等共计253万元,整合用于全县民族乡村脱贫攻坚工作。自2011年开始对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发放肉食补贴,累计发放肉食补贴43.6万元。

强化民族教育,夯实创建工作优势保障。民族活动进校园。组织中小学生参与升旗仪式、主题读书、手抄报等系列活动,增强学生对多民族文化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民族文化入课堂。通过开展少数民族英雄人物教学、少数民族风情教学、民族政策常识教学,引导各民族学生增强民族交流交融,培养情感认同。民族传统融入生活。结合民族传统节日、民族体育等载体,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文体活动、融合民族文化的文艺汇演活动、汉族学生与民族学生“手拉手”活动等。

强化部门联动,夯实创建工程协同保障。户外宣传遍地开花。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宣传,制作宣传条幅近百条、宣传展板10余个,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出租车车顶宣传300辆。节俭美德宣传进网点(场所)。联合市场监管、农业等部门深入清真网点、宗教场所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活动,发放主题系列宣传画100余张、宣传桌牌100余个。民族团结进宗教活动场所。精心制作了“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宣传画,赠送给规模较大的宗教活动场所40幅。同时,赠送民法典书籍120余册,达到宗教场所全覆盖。

强化典型辐射,夯实创建工作引领保障。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品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依托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通榆蒙校,注重打造民族校园文化,建造了成吉思汗铜像、多功能蒙古包、蒙古射箭场、民俗馆、校史馆、民族文化厅廊,承办了“吉林省第一届蒙古包论坛”“通榆县蒙古族学校马头琴培训班”等一系列会议和学习培训活动。依托省级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包拉温都张树森“报吧”,在各村文化广场组织演出6场,800多人次观看。通过学习和文化交流,人们对民族团结进步有了充分认识,各族群众间出现了“包容、互助、和谐”,不断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感。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