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朱晴)近年来,市水利局不断强化作风建设,以过硬的作风激发奋进力量,彰显担当作为,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水保障”,为白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支撑”。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水利局协同全市各地、各相关部门大力推进实施河湖连通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的124个水库泡塘全市连通,并通过提水、引水、分水等方式,将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的富余水资源存蓄到天然湖泊和湿地中。全市共增加可蓄水能力5.5亿立方米,改善和恢复湿地面积640平方公里,恢复草原、芦苇面积105万亩,全市水面增加到321万亩,养殖水面达到156万亩。打造了网格纵横、星罗棋布的水系网络,在农业生产灌溉、城市发展供水、生态涵养蓄水、湿地修复补水、防洪安全泄水等方面发挥了显著效益。做活了水文章,做优了水生态,打破了制约白城发展的“水瓶颈”,实现了“风沙之城”到“鱼米之乡”的蜕变,重现了河湖互济、草茂粮丰、渔兴牧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美景。
今年,市水利局积极争取省水利厅和水利部松辽委支持,谋划和实施完成了洮儿河抗旱补水工作。4月中旬至5月上旬,依托“河湖连通”和“分洪入向”等水工程开展2021年春季抗旱补水工作,通过洮儿河补水约7943万立方米。这次春季抗旱补水,是省水利厅和白城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抓好春耕生产的部署采取的“双早”措施,即早补水、早抗旱,白城市4个县(市、区)16个乡镇,受益耕地面积达70万亩,补水量达1.5亿立方米,做到了高效引水、精准引水、科学补水,为沿线乡镇春耕生产提供了可靠水源,为抗旱救灾、实现粮食增产增收和打造“碳汇白城”提供了坚实水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