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旬刊》的“一语惊人”栏目中刊有一语说:“用加法爱人,用减法生愤,用乘法感恩,用除法解忧。”此语虽然只有20个字,却对人生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可谓是劝诫箴言,至理名言。生活中,人们只要用好此运算法则进行修身养性,人生必定会越来越美好。
“用加法爱人”。其中“爱人”一词,这里是按动词使用,泛指普遍地爱世间所有的人,博爱众生。就是爱1个加1个,爱10个加10个……多至无限。如此才能做到不仅要爱父母、配偶、子女、长辈和亲属,也要爱熟人,还要爱陌生人。当然,所爱之人必然都是好朋友。如果通过你的爱,能使敌人变成朋友,说明你爱的真诚、彻底,达到了极至,创造了奇迹。这就应了那句“能将朋友变为敌人的人是愚蠢的,能把敌人变为朋友的人是聪明的人”的名言。人生若如此不断地“用加法爱人”,你就会朋友遍天下,因此,不管你到哪里干什么,都有朋友即你所爱的人相助支持,使你做什么事都顺畅,这就必定加速推进你走向完美的人生。
“用减法生愤”。生愤即指发怒、气愤、生气或愤怒等等。用减法生愤就是减掉这些“愤”。例如,你对某件事情很不满意,十分愤恨,就用10-10=0,把愤恨减没,就剩下平和的心态了。怎样才能做到自觉“用减法生愤”呢?主要应具备“三性”:一是认清生愤的危害性。有的不孝儿女气得父母生病,不得不住院治疗,此类事例举不胜举,所以一定要认识到生愤危害身心健康,甚至伤心损命。二是破除生愤的盲目性。不少人生气是由盲目性造成的,有个母亲对儿子说,你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有啥出息,你总这样真要气死我了。这样对孩子恨铁不成钢的生愤心态多么盲目啊!谁都知道不能因为你恨铁,铁就能成钢。所以,必须破除如此生愤的盲目性,才能自觉用减法生愤。三是提高减愤的自觉性。每个人居家过日子,男女老少在一起难免因磕磕碰碰造成憋气生愤,对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抱以愤愤不平也不奇怪,关键是必须自觉地用减法生愤。减愤要做到何时有,何时减,有多少减多少,减得越快越好、越净越好,如此,就是要不断地提高这个自觉性,使自己总是拥有阳光心态,时时保持平和愉悦的心情。
“用乘法感恩”。要做到三点:一是时刻想着恩人。要把恩人铭记在心,这是用乘法感恩的前提,决不可疏忽大意,要牢牢记住,就是要做到有句名言说的那样:“可以忘记你帮助过的人,但不可以忘记帮助过你的人。”二是必须回报恩人。得到帮助后,不管多长时间,也不管你干什么,更不管你走到哪里,必须千方百计地创造财富,用以真心回报,慷慨感恩。三是多多感谢恩人。究竟用多少去感恩,有句俗语箴言给出了答案:“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用乘法感恩是与此箴言思想一脉相承的,就是把帮你者所赠的钱物及忠言乘以十倍、百倍、千倍、万倍等回馈恩人。如果帮你成就了你的命运前途或者挽救了你的生命,那就报答多少也不算多。何荣锋用100万元现金支票感谢曾救过他的“姐姐”(戴杏芬)就是一例。“20年的创业打拼,他时刻铭记一句忠告:做人要诚实守信。凭着这一人生信条,他从乞丐到打工仔、承包商到工具厂老板。他把当年给他这句忠告并给了他一顿饭的‘姐姐’视为‘恩人’。20年后,找到曾救过他的好心人后,他用100万现金支票来感谢恩人。”这是2015年度最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候选人之一何荣锋的颁奖词。如此的“一饭千金”真乃感人至极,愿这样的助人为乐与感恩答谢形成良性循环,在人间大放异彩,开花结果。
“用除法解忧”。要做到“用除法解忧”应具备三点:第一,必须拥有辩证思想。要知道忧愁与快乐二者是互相排斥不能并存的,有忧无乐,有乐无忧。因此,当忧袭来时就必须用除法解忧。如果有5分忧,就应用除数10去除,5÷10=0.5。这不仅能除忧,还能增添了乐。可见,只有理解和运用好辩证思维,才能自觉地用除法解忧。第二,必须拥有广阔胸怀。人的心胸狭窄,忧心重重,左顾右盼,就不可能用除法解忧。必须要心胸开阔,充满阳光,心中无所畏惧,如此,才能做到用除法解忧。第三,必须拥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刚才说过忧与乐是相互交替进行的,即你在我退,我在你退。要让乐始终不停地占居心灵地盘,不许忧侵入,就必须坚持不断地解忧添乐,务必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时时开心,天天快乐,才能为美好人生开辟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