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鹤乡草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丽琴的童年
把赞歌献给伟大的党
小溪
直抵大地的抒写
花海梯田叠交错 宛若涟漪层层波
残缺的日历
“幸福老人”的别样生日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7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直抵大地的抒写
——读禄永峰散文集《风吹过村庄》
□武国荣
 

黄山书社新近出版的散文集《风吹过村庄》,无疑是甘肃散文界又一重要收获,是中国乡土文学沃野浪漫万花丛中盛开的一株奇葩。当作家禄永峰16万文字波涛汹涌般站在面前时,相信每一位阅读者,都得到一次次震撼。震撼他文字的淳朴、新鲜、魔化、诗意。

《风吹过村庄》中绝大多数篇章,都是以儿童的视角看故乡,或者说中年人回望童年。童年在村庄,村庄在黄土高原陇东。陇东是独特的,陇东是遥远的,陇东是厚重的,陇东是广袤的,陇东是多姿的,陇东是瑰丽的。禄永峰从陇东的大山中来,故乡之厚重、故乡之美妙、故乡之奇幻,都自幼童时烙印在了他的脑海,又在现今酝酿成一篇篇优美的文章,给我们以分享。他分享给我们的是淳朴——淳朴是世界的原色、世界的无邪;他分享给我们的是纯洁——纯洁是心灵的原初形态,每一处都纯洁无瑕;他分享给我们的是新鲜——新鲜是村庄每天的本来面貌,给人以亲切;他分享给我们的是魔幻——魔幻是村庄的神奇之处,魅力永驻;他分享给我们的是诗意——生活是诗意的文字,展现生命的烂漫天真。

弗洛伊德说,出生地对作家构成看不见的影响,并执著地影响他的一生。遥远的却是最近的,童年经历最容易艺术化书写在作家新近的文本里。的确,在浩如烟海的散文作品里,书写故乡、村庄的文章多不胜数。仿佛作家一旦拿起笔,或者初涉创作,试笔的对象便是故土。这其中学习他人的,或者不像他人而展现自己风格的,都是有的。平平者有之,不同凡响者有之。而大众化写作,如繁星点点。禄永峰的《风吹过村庄》不俗之处,便是也在书写故土,却是另辟蹊径,在很少人涉及或者极不擅长的领域开掘。他以儿童的视角,儿童的心理,儿童的语速,来状抒村庄发生的故事趣事。风吹过村庄的窑洞、树梢、花蕊、水洞、草人。风把人拌倒,人反而让风打个趔趄。风如此厉害,但是“我”能把风装进口袋,装进头发,“我”跟着风奔跑,风撵着“我”的屁股旋转。无处不在的风,淘气而神奇,简直是孩童时代的一个玩物了。童年的行走,似乎都是带风的游戏了。在《风吹过村庄》里,我们总是看见禄永峰能够发现村庄的曼妙。美丽就在身边,大地一直很美,夜色包裹的村庄很美,长在夏天的事物很美,黄土的形状很美,土堆上的萝卜很美,玉米很美,树很美,羊很美,能认出道路回家的猫也不错。但是,这些美丽,皆是他敏锐童目里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少数中的一部分。

我惊叹他发现一些云从树梢上掉下来了,一些树坑剩下了,一些香菜长在树上,谁都是在梦里长大的,每株玉米都是一棵树,“我”挡住了虫子和蚂蚁的路。这些都是新发现,都纷纷打上禄永峰的记号了。禄永峰目光的所有捕捉,极其独到,极其精确,极具诗情画意。他写出了陇东大地纯粹之处,这样不受污染的乡土,为当世最珍贵的地域之一。故土的纯洁如母亲的纯洁。这纯洁,极其圣洁,极其伟大。禄永峰笔下,炊烟是根,人们是魂,六畜是脊梁,草树是毛发……陇东故土是地脉之门,是某种神秘的神秘。也无疑,陇东乡土,是作者精神之圣殿,文学灵感之源头。

《风吹过村庄》文字绵密,就像土地上密密麻麻的庄稼,非辛苦不能及达,非耕夫不能涉足。只有像牛一样的劳动者,才能得到像土地一样的奉献。我们领略其文字,能够真切感受到他对于文学的敬畏,对好作品的向往与精心打磨。《看场》《夜色包裹的村庄》《山顶有棵树》等篇章,其实就是散文诗。其语言精当、简约,内涵浩大而韵味十足。

读《风吹过村庄》,不难发现禄永峰有志于文字,他的目标高远。他的文学抱负,与每个铁定在文学大道上走远路的人共通。儿童视野,乡土气息,原态美丽,哲理思考,文字诗化,精细描写,我以为是他优于许多人的散文创作风格。风格初现,他必然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凤凰涅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