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事业单位自救
 登封铝合金厂爆炸事件实际上是一个企业自救的典范:当洪水来时,全员立刻停产撤离,不急于抢救企业财产。最终虽然出现爆炸,但这种反应槽中剩余的熔融金属遇水导致的爆炸不可避免,而正是因为人员撤离及时,截止目前没有人员伤亡的报道,可以说是不幸中的大幸。
 其它非防汛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也可以参考这种操作。在暴雨和洪水来临的时候,不必要求全员在岗,而应该及时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位置,然后积极应对下一阶段的事态。
 企事业单位如确保安全,应积极启用自己手中的救援物资。做好救援物资的管理和分发,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对临近地区的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援。
 企事业单位如有确定安全的场地(如地势较高的广场、可容纳较多人员的房屋等),可积极做好开放接纳避险人员的准备。
 企事业单位可以组织自身的安保团队,负责自己物业和辖区范围内的秩序管理。并设法和当地公安部门取得联系,将现场情况及时上报公安部门,获得相关的指导。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企事业单位应该设法打通自己周边的通道,使用自己的通讯设施、信息发布设施和户外设施,对外发布信息,告知自身安全情况、人员情况、可提供场地情况、可提供物资情况。
 在可能的情况下,设法保证自己单位存储的水、粮食、食物、卫生用品的安好。除可以确保本单位驻留人员使用外,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救助需要的人。
 公共预警和准备
 通过各种手段,立即发布灾害信息,包括网络、电视、广播、空袭警报、流动车辆、企事业单位动员、社区动员等手段。
 公共预警应对暴雨的时间、强度、可能灾害情况作出预告和说明,在可能情况下,应提供自救指导。
 发布紧急求救热线,并确保求救热线畅通。
 防汛救助组织、人员和设施就位,各级指挥系统畅通。
 在灾害环境下,如果政府暂时失能,如何应对?
 突然的暴雨可能导致地区性政府失能,包括通讯阻断、电力中断、信号消失、公共信息系统中断等。一方面政府要做好突发失能的预案,积极组织以恢复政府的指挥和救援功能。另一方面,在没有政府组织和指挥的情况下,全社会每一个分子都要做好可能范围内的自救。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