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大安专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大安:志愿服务项目全力推进
志愿服务活动遍地开花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2021年8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安:志愿服务项目全力推进
志愿服务活动遍地开花


●刘静静 文/摄
安广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我为扶贫献爱心”。
第一书记坐在热炕头开展理论宣讲。
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党史宣讲。
红岗子乡“笑脸行动”正式启动。
党员志愿者利用农村大喇叭进行相关政策宣讲。
大安市委党校宣讲员提供理论宣讲服务。
大安市卫健局志愿者开展医疗政策宣传。
老党员为学生们讲解“红色故事”。
太山镇努力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舍力镇加大疫情防控排查力度。
 

近年来,大安市注重开展利民惠民活动,推动志愿服务资源下沉基层、服务群众,紧紧聚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中央重大工作部署,设计符合地方实际和受众特点的工作载体,全力打造“公益大安”“理论快递”“文明加油站”“圆梦微心愿”等志愿服务活动特色品牌。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规划、所站组织实施、志愿服务站点承接落地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全面掌握各部门、各单位组建的以理论宣讲、文化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为主体的志愿服务活动,并根据群众需求提供精准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以文明实践周、主题党日等形式,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组织志愿者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困难家庭,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心贴心纾困解难,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道路交通劝导、法治宣传、防灾减灾知识讲座等志愿服务活动。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志愿服务已成为大安人文明时尚的生活方式,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花必将开遍江城大地。

“圆梦微心愿”志愿服务项目

为激活志愿服务力量,聚焦群众需求,多做聚民心暖民心的实事,让志愿服务在关爱帮扶中凝聚、引导、教育群众,大安市志愿者联合会打造了“圆梦微心愿”等志愿服务项目,建立了日行一善捐款群(日捐1元)和爱心若水捐款群(月捐10元和50元)等3个“圆梦微心愿”公益群。2018年以来,共筹集善款89万元。活动开展以来,“圆梦微心愿”公益群通过“助学圆梦”项目共资助超过150名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助残圆梦”项目资助残障人士30名,圆了他们的健康出行梦、康复服务梦、学习教育梦。“圆梦微心愿”志愿服务项目每年激活2000名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活动,帮助圆梦微心愿6000人次。

“理论快递”志愿服务项目

“理论快递”是由大安市委宣传部打造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包括“大喇叭快播”“电商网点快传”“理论直通车快送”“理论队伍常讲”“宣讲干部常读”等。“大喇叭快播”,依托全市22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乡村大喇叭,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一制作内容,定时宣讲,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记住“大政策”、了解“新形势”。“电商网点快传”,激活223个农村电商网点的“窗口”作用,由电商站内的“农村创业网红”等通过微信、快手、抖音等直播形式广泛宣传。“理论直通车快送”,利用农村电商直通车和城区内商超、集市内设置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通过固定音箱宣传及车载LED显示屏等进行理论宣讲内容传播,用“小载体”宣讲“大道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理论队伍常讲”,由市委党校理论骨干教师、各级文明单位党员骨干、“五老乡贤”、脱贫示范户、农家书屋管理员、“创业网红”等为成员的理论宣讲队伍,通过小话题阐释大主题、“小切口”剖解“大问题”、小案例演绎大道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宣讲干部常读”,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各基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当好第一宣讲人,依托乡镇、社区及农家书屋等学习阵地,领读领学、宣讲宣传,通过阐释党的利民惠民政策,引导干部群众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

“党史我来讲”志愿服务项目

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大安市志愿者联合会推出了“党史我来讲”志愿服务项目,开展面对面、互动式的“零距离”宣讲活动。市志愿者联合会成立了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以“红色文化我代言”为主题的理论宣讲活动。为提高理论宣讲的公众认知度、传播力和影响力,市志愿者联合会充分挖掘乡土人才资源,引导吸纳“五老”、乡贤名人、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加入到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活动中,评聘50名党史宣讲员,每月制定党史宣讲计划,推进党史志愿宣讲“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集市、进网络”。

“红色号角”志愿服务项目

“红色号角”志愿服务项目是大安市委党校将党校思想引领与志愿服务活动有机结合、体现党校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红色号角”志愿服务活动,根据党员及群众需求精心策划,为机关、企业、乡村、社区、学校提供理论宣讲服务。自2018年以来,市委党校共组织“听党的声音”主题宣讲志愿服务活动150余场,受众1.5万余人,确保把党的新理论、新部署、新政策及时传到百姓中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我服务 你健康”志愿服务项目

“我服务 你健康”是由大安市卫健局实施的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医疗服务志愿者深入到村屯落实“看病120、服务111”政策,发放实用工具,提供多项服务。今年以来,共发放1.2万多份健康教育处方、3万多个控油壶和应急包等实用工具。组织“万名医师巡回医疗活动”1258人次,巡回医疗期间诊治1.1万余人,开展义诊130次、义诊受益患者4265人,指导一人一策7868份。今年以来,组织了“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宣传、“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全国疟疾日”宣传等专项宣传义诊咨询活动。

“笑脸行动”志愿服务项目

大安市红岗子乡于2020年7月组织开展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的“笑脸行动”,项目整合现有志愿服务资源,创建平安巡逻、扶弱助残等9个活动载体,开展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扶贫政策、扫黑除恶等政策宣讲,人居环境整治、扶贫助困等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42场次,1200余人次参与。各村在农户庭院明显位置安装“卫生笑脸”评比标牌,告知家庭卫生标准。由乡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干部、村干部组织全村群众积极参与评比,每月进行一次入户检查、记分、评定,最终全乡农户将评选出优、良、差3个档次。月评比结果在村“文明加油站”兑换食品和生活日用品。全乡目前1810户参与了评比,投入资金10万多元,群众参与评比的积极性很高,卫生习惯明显改善。

“乡音传党音”志愿服务项目

大安市烧锅镇乡充分利用大喇叭传播广泛的特点,采取通俗易懂方式,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秸秆禁烧、卫生整治等相关法律规定及惠民政策每天多次循环向群众播报,进一步扩大了政策法规的宣传覆盖面,弥补了手机微信、QQ等无法覆盖到中老年人的情况,确保宣传无死角、无盲区,有效提高了村民政策知晓率和疫情防控、安全防范和环境保护的意识。目前,在全乡17个村49个自然屯安装了55个广播高音“大喇叭”,让政策的声音第一时间在村内响起,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发挥了政策宣传和法律普及的作用,真正编织起一张全覆盖、无死角的政策宣传网。

“夕阳红”志愿服务项目

大安市大岗子镇“夕阳红”志愿服务项目围绕着大岗子镇土地增减挂钩支持易地搬迁项目,重点开展政策宣讲、生态环境保护、红色精神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平安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此外,爱心志愿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开展提供免费开水、临时测温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加环境卫生保护工作,做人居环境的监督者、倡导者、参与者。

“美丽太山”志愿服务项目

“美丽太山”志愿服务项目以党员干部为志愿服务主体,依托村护林员、卫生公益性岗位人员,致力于提升群众改善环境卫生、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意识,树立“人人讲卫生、家家爱干净、村村有亮点”思想,全镇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全镇共有志愿者300余人,清理道路两旁垃圾和杂草,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等各种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全面提升了村容村貌,为镇村“颜值”加分添彩。

“同心防疫 同行有我”志愿服务项目

“同心防疫 同行有我”志愿服务项目由舍力镇发起于2020年2月,志愿者有100余人,开展检查站巡查执勤、宣传普及防疫知识、应急物资发放等志愿服务活动。在疫情防控期间,志愿者们每天24小时值守,在每个防疫站点上午、下午、晚上3班值守。志愿者培训由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以现场教授为主,确保志愿者培训合格后上岗。上岗志愿者佩戴志愿者标志和必要防护用品,不畏艰险、勇敢“逆行”,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践行了共产党员初心和志愿服务精神。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