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化广场
3上一版  下一版4
 
文化景址(十四)
责任刻在城墙上
德化瓷器行销天下
第八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
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21年8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景址(十四)

包拉温都杏林
牛心套保
 

包拉温都杏林风景区

通榆县境西南,一片东西长20余公里连绵起伏的沙丘,生长着100多万株天然次生山杏树,占地面积1万多亩,形成天然奇观——杏花海。这就是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的包拉温都蒙古族乡杏林。

仲春时节,放眼望去,杏花竞放,漫山遍野,无际无涯。随着沙岗的起伏,层层叠叠通向天际,置身于杏树林中,馥郁的花香沁人心脾。

待到初夏,杏花已谢落,继之而来的是纽扣大小的青杏,密密匝匝,隐藏 在紫枝绿叶中间。七八月间,是杏核成熟的季节,每年这里都向国家交售几万斤杏核。

冬季,一株株树干变成了紫色,裸露出晶莹闪亮的身躯,携手连片,把这里覆盖成一片闪亮的紫色。难怪蒙古族人称这里为“紫色的山冈”(即蒙语“包拉温都”)。

牛心套保景区

牛心套保位于大安市西南部,方圆近7000公顷。南面是国营东沟林场的滔滔林海,东面、北面包围在姜家甸大草原中。

“套保”,蒙语,连绵的土包子、土岗子的意思;“牛心”,意思是牛的心脏。合起来说,就是状如牛心的土山,是用来形容泡子中间那座最大的土山的,所以名为牛心套保泡。牛心套保村口有两棵树,人们一直奉若神灵,认为它保佑了一方百姓的平安,称其为“夫妻树”。这两棵树是蒙古榆。从外貌上看,也不甚雄伟高大,但形态奇特,两树的根紧挨在一起,当地人都说这两棵树是一对青年男女幻化的。

牛心套保芦苇资源丰富,面积竟达3500公顷之多,被称为“苇海”。国家在这里建立了国营苇场,对芦苇进行科学的种植、养护、改良,在苇场建立了大量沟、渠、闸、涵,打了深水井,增强了抗旱排涝能力。连续几年,芦苇产量都在万吨以上。

牛心套保属草原湿地,泡沼、苇塘、沙丘、灌丛、天然次生林和大面积人工林为兽类提供了优越的觅食、隐匿、繁殖的条件,因此鸟兽类很多。这里有蒙古兔、黄鼬、赤狐、狼、貂、獾等兽类四目八科十二种。牛心套保又是鸟类的天堂,丹顶鹤、蓑衣鹤、大鸨、野鸭等40多种在此栖息。

(白城市文联供稿)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