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3上一版  下一版4
 
白城地区的第一个人民政权——
北满地区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2021年8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城地区的第一个人民政权——
北满地区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张策
夏尚志
西满支队司令员兼政委李海涛(李大钊之侄)
白城地委机关所在地
苏联红军白城卫戍司令部指挥员
 

●中共白城市委党史研究室

抗日战争胜利后,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力量有了空前发展,全国人民普遍要求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另一方面是国民党与日伪军合流,在美国政府的帮助下,调兵遣将,抢占战略要地,企图在全国恢复和建立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这就使中国人民同美国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全国的主要矛盾,和平与内战是国共两党的最严峻选择,决定着整个中国的命运,东北的战略地位是国共两党争夺的重要地区之一。为保卫人民抗战的胜利果实,中共七大提出了“争取东北”的战略方针。1945年9月中旬,中共中央作出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决策。刘少奇代表中央在给各中央局的《关于目前任务和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和部署》时指出:“目前全党全军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打击敌伪,完全控制热察两省,加强全国各解放区及国民党地区人民的斗争,争取和平民主及国共谈判的有利地位。”“全国的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的配合斗争,就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9月5日,经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以彭真、陈云、程子华、伍修权、林枫为委员,彭真为书记的东北中央局,同时从关内各解放区派出11万部队,2万干部进入东北。

白城敌我友三方的复杂形势

抗日战争胜利后,白城地区出现了国民党、共产党和苏联红军三方交错的复杂形势。各县城镇和铁路沿线由苏联红军实行军事管制,在白城子,苏军驻有铁道司令部、城防司令部和宪兵司令部。苏军依据1945年8月14日国民党政府和苏联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有关规定,不干涉中国内政。白城地区在日伪政权垮台后社会秩序是一片混乱状态,日伪残余趁乱以“负责维持地方治安”的名义,成立了各种形式的“治安维持会”,有些日伪官吏,成了维持会长。日伪警察还是那些人,武装也没有解除,改头换面又成了维持会的“保安队”或“自卫团”,名义是维持地方治安,实质继续维护其反动统治。更为严重的是胡匪乘乱蜂起,杀人越货,无所不为。“八一五”之后不久,洮南周围的胡匪即窜入城内,主要商店有三分之二被洗劫一空。胡匪不但明火执仗地抢财霸物,还巧取豪夺,印制伪币,到商店强行购买商品。为筹集所谓“军饷”,大量印发“洮南地方救急券”,倾销市场,一时造成市场混乱,物价飞涨。

蒋介石在8月31日任命熊式辉为东北行营主任,并以国民政府的名义划东北3省为9省后,驻长春的国民党东北党务办事处、吉林省党部和东北行营先后派员遣入白城地区,成立了国民党县党部,并挂出了牌子。9月10日,国民党洮南县党部首先成立。此后,从10月初至中旬,白城子、大赉、开通、瞻榆、安广等县的国民党县党部纷纷成立,有的县(大赉)还成立了南北两个县党部。各县国民党分子频繁活动,白城子国民党县党部出版《雄狮报》和《北斗》刊物,发表《告人民书》,公开进行反共宣传,准备和迎接国民党军队的接收。

这期间,白城地区尚无中共党的地方组织,只有个别分散的地下党员在活动。抗联干部夏尚志立即赶往家乡所在地镇东县五棵树村公所,村公所已经成立了“维持会”,“维持会”的实权仍操纵在原五棵树伪满警察署的人手里。夏曾提出要收缴伪警察的枪支,遭到了“维持会”人员的强烈反对,没能成功。于是便与原大赉支部执委、地下党员郭琪取得联系,夏和郭几次去苏军那里联系,试图求得苏军的支持。但由于语言不通,翻译又被国民党县党部收买,从中作梗,因而始终未能得到苏军的信任。面对这种复杂形势,夏尚志决定“到南边去找党”。于是,他和郭琪化装成乞丐,搭乘货车,辗转去了沈阳。

接管白城地区各县日伪政权

9月下旬,夏尚志在沈阳找到了先期到达东北的冀热辽部队,后又与中央东北局取得了联系。10月初,东北局决定派一支部队到辽河以北,开辟北满地区工作,以白城、大赉为中心向周围扩展,迅速接收各县(旗)。东北局任命李海涛(李大钊之侄)为西满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夏尚志为北满地区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张昭为副专员,率由两个团组成的西满支队和党政干部队北上。东北局要求在战略上要抢时间,争取主动,边接收,边扩军,边建立政权。

接管白城子。西满支队两个团、1000人左右,是冀热辽部队老解放区来的八路军战士。部队昼夜行军,当到达双辽(郑家屯)后,接到东北局指示,要求先行接收双辽、四平。这样,李海涛、张昭率主力留在了双辽,由夏尚志率一个连的部队和50余名干部继续北上,10月中旬抵达白城子。这时,苏联红军城防司令部已将白城子的“维持会”改组为政务委员会,并委任朱尚达为公安队长。苏军左右着这里的局势,所以接管工作必须取得苏军的支持。但这时苏军的态度并不是很友好。夏尚志本来计划要坐火车先去大赉接收,但从中午一直等到半夜,苏军也不派车,白城子铁路和车站均由苏军控制着,他们推说没有车,让夏尚志率队步行去索格营子(镇西)。原来是洮安县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高清等与日伪残余和反动士绅相勾结,他们在苏军面前挑拨造谣,说接管部队是假八路。更阴险的是想借刀杀人,让苏军把队伍骗到索格营子的土匪窝子里被土匪消灭。面对这种情况,夏尚志决定改变去大赉接收的计划,决定先接收白城子。通过朱尚达的接应和出面与苏军联系,消除了苏军的疑虑。苏军相信了夏尚志等是共产党的队伍。洮安县国民党县党部打着国共合作的幌子,邀请夏尚志等人参加他们的“欢迎茶话会”,以此试探虚实,图谋制造事端。夏尚志和副营长王国华如约赴会。夏利用这一扩大宣传和辟谣的机会,宣讲了共产党、八路军如何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抗战,而国民党、中央军却把枪口对准八路军。现在日本投降了,国共两党应该携起手来,共建家园,从此不能再打内战了。王国华也即席演讲,以参战的亲身经历,讲了许多八路军打日本鬼子的生动事例,使很多人受到了教育。但仍有人怀疑,提出以能否会唱八路军军歌来证实是否关内来的八路军。王国华指挥一排战士唱起了雄壮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曲八路军军歌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居心叵测的敌人失去了趾高气扬的神态。

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通过潜伏的共产国际情报员朱尚达的接应,夏尚志率队在白城子迅速开展接收工作。首先解散了洮安县的“维持会”,改编了其所属的公安队。接着,取缔了国民党县党部,查封了国民党县党部以此进行反共宣传的《雄狮报》,明令摘掉国民党洮安县党部的牌子,将进行反共宣传,破坏国共合作的国民党洮安县党部书记长高清等7人逮捕。之后,采取“招兵买马”的方式收编伪军,动员群众参军,扩充部队。

接管洮南。在白城子站稳脚跟后,10月23日,夏尚志派连长王贵武、秘书袁洪斌率30余名战士到洮南接收。这时,洮南的地方政权已被日伪特务、国民党洮南县党部书记长修广翰和执行委员李树藩、朱瑞等人所把持。他们唆使其保安大队长蔡惠斌和洮南“维持会”拒绝接收,还指使驻洮南苏军强行将王贵武等干部战士缴械。夏尚志闻讯后,再次派朱继先、于英川率百余战士去洮南,经与苏军城防司令聂正柯交涉,得到了苏军的支持。在解除保安队的武装之后,接着又取缔洮南自治会,解散了洮南县党部。

洮南自治会原为洮安地方临时治安“维持会”,9月初改为“洮南地方临时人民自治委员会”。改组后的自治会主要人员仍由日伪官吏及地方绅士等所把持,而且机构庞大,有十多个局、500多人。自治会大肆进行两面派投机活动。他们为了尽快得到委任,使统治合法化,一方面派人去长春,同国民党东北行营联系,以求得国民党的支持,一方面又派伪38团团长蔡惠斌到沈阳与原伪满骑兵旅长徐鹏南联系,企图组织军队,以武装维护其统治。

洮南国民党县党部成立后,极力建立组织和发展党员,为国民党接收洮南做准备,将党部改名为“洮南县党部临时办事处”。各机关、团体,特别是教育界,都有集体入党之举。党部对外宣称入党人数1000多人,实际亦有500多人。党部除用标语、讲演、演剧等多种形式进行反动宣传外,每天还要组织群众收听国民党中央电台广播的节目,欺骗和麻痹群众。还出刊《洮南日报》进行反共宣传。10月上旬,为了配合“双十节”的庆祝活动,洮南县党部举行了3万人提灯游行大会,活动十分猖獗。

11月5日,朱继先等命令摘下洮南国民党县党部的牌子,解散了国民党县党部,宣布其非法,勒令其禁止活动。同时将骨干分子李树藩等人逮捕扣押,全面接管了洮南。

接管大赉、安广。接管洮南后,10月底,夏尚志率50余名干部战士到大赉县接收。在大赉站下车,即遭到由伪县长和伪警务科长等人组成的“维持会”一帮人的阻拦。他们说大赉归中央军管,八路军不能接收。夏尚志听后非常气愤,“我是中共中央东北局派来的北满专员,这一带都归我们来接管。”夏尚志讲完随即命令队伍跑步进城。

接收队伍在大赉县开展了三项工作。第一是宣布解散大赉县地方“维持会”。第二是扩充武装。在街上立一面红旗,上面写着“扩充八路军”,旁边放张桌子,派3名战士,一边宣传,一边登记。当天就有200多人参军。第三是建立大赉县民主政府。

在接收大赉期间,一支由国民党分子操纵的地主武装占领了安广县城,大队长是孙焕芳,有300余人的武装。在苏军的配合下,夏尚志率队连夜出发,出其不意将敌大队长孙焕芳的指挥部团团围住,夏尚志率战士与苏联红军直接闯进屋里,匪首孙焕芳等从梦中醒来即被俘,捣毁了匪徒的指挥部。一个匪首欲举枪顽抗,被苏联红军端起转盘枪一梭子毙命,其余的匪徒都乖乖举手投降了。经过审问俘虏得知,这300多人自称“保安大队”,他们抢占安广是有来头的。日本投降之后,这个县的敌伪残余勾结在一起,组织了“维持会”,随后他们去长春接来几个国民党分子,挂起了安广县国民党部的牌子,接着纠集地主、土匪武装,成立了所谓“保安大队”。

消灭了这股反动武装后,夏尚志在安广镇召开了市民大会,宣布取缔安广县“维持会”,解散国民党县党部,将党部书记长、伪县长扣押起来,当场把收缴的大批粮食、财物分给群众。这一举动,深得人心,许多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又有100多人应征入伍,组建了一个新兵连。

接管开通、瞻榆。接收洮南后,夏尚志再派朱继先、王贵武率队接收开通。接收部队进城后,保安队早已闻风而逃。在抓到伪开通县“维持会”会长高远播后,令其召开县“维持会”股长以上人员会议。会上,朱继先宣布成立开通县民主政府,袁立忠任县长。县民主政府成立后,对原有的伪政权内设机构进行了改组和调整,人员重新作了安排,按照“三三制”的组成原则,选用了一部分愿为民主政府工作的中下层伪县政府职员,分别管理财政、粮食、工商、市政等业务。这一举措,消除一些人的疑虑和抵触情绪,使接管工作进行的比较顺利。

瞻榆县的接管历经反复。1946年11月2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第15大队30余人在指导员李永和的带领下,奉命进驻瞻榆县城。当即取缔了“国民党瞻榆县党部”,收编了“瞻榆县保安队”。在准备接管“瞻榆县地方治安维持会”,成立瞻榆县民主政府时,刚刚被取缔的国民党瞻榆县党部骨干分子不甘心就此失败,他们暗中勾结敌伪残余,在已被收编的保安队中发展组织、扩充力量,同时招降胡匪“明山”匪绺进城编入保安队,致使接管工作受挫。

接管郭前旗、扶余。在安广,夏尚志从逮捕的国民党分子口中了解到,郭尔罗斯前旗和扶余县的国民党特务活动猖獗,那里由于距离长春较近,国民党接收大员到长春后,即派人遣入。在郭前旗街头时常出现一小撮国民党分子纠集的游行活动,高呼“拥护蒋委员长”“拥护国民党中央军”等口号,气焰嚣张。为了抢时间接收这两县旗,夏尚志在接收安广后,率队立即乘火车赶奔郭前旗。

在前郭站,队伍一下车就被苏军逼到一个大院子里缴械。后经东北局派人来这里,证明了夏尚志的身份及接收部队的情况。苏军表示歉意,全力支持夏尚志对两县旗的接收,还将苏军在郭前旗缴获的日本关东军一个师团的武器装备也全部奉送。在苏军的支持下,夏尚志比较顺利地接收了郭前旗和扶余县,又在这里扩军1000多人,组建一个团,用苏军缴获日本师团的武器武装了部队。

郭前旗和扶余两县接收不久,中共嫩江省委书记刘锡五同程世清来这里,程世清就任扶余县政委,并兼管郭前旗的工作。

接管突泉。11月25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洮南支队副政委胡秉权率队接收突泉。11月27日,胡秉权主持召开了突泉县各界名流、开明士绅、进步人士的联席会(即参议会),成立了由进步民主人士组成的突泉县民主政府。被取缔的地方维持会敌伪残余和国民党分子,对新生的民主政权恨之入骨,他们于12月5日晚公开发动武装叛乱。他们包围了胡秉权的住处,胡秉权与警卫员因弹尽无援而被捕。县政府秘书长李兴孝牺牲。12月18日,阿思根指挥王爷庙民警总队二大队,与从白城子来支援的嫩江一支队配合赶赴突泉,经一夜激战,打垮了敌人,平息了叛乱,营救出了胡秉权。12月21日,由胡秉权、阿思根主持召开了突泉县群众大会。宣布恢复县民主政府,由孙介斌任县长。同时成立旗县联防司令部,由双宝任司令员。

历经曲折,到1945年12月底,白城地区各县(旗)均被接收。队伍也很快扩大,由初期的一个连100多人发展到7000多人。

建立嫩江省白城地区党政军组织

1945年11月中旬,中共嫩江地区工委(驻齐齐哈尔)书记刘锡五、嫩江省政府主席于毅夫到白城子,宣布嫩江地区工委的决定,撤销北满地区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组建嫩江省白城子专区,成立中共嫩江省白城子地方委员会、嫩江省白城子专署、嫩江军区白城子军分区,辖洮安、洮南、镇东、开通、瞻榆、大赉、安广、郭尔罗斯前旗和扶余9县(旗)。任命任志远为地委副书记,军分区副政委,夏尚志为军分区司令员。11月初,中共嫩江地区工委又派张策来白城子,任中共白城子地委书记、白城子专署专员,白城子军分区政委。随着武装力量的不断扩大,1945年11月底,中共嫩江地区工委、嫩江军区决定,以白城子军分区为基础,组建东北人民自治军嫩江第一纵队。纵队由白城子军分区领导,夏尚志任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纵队下设3个支队9个团。程世清任第一支队长兼政委,辖3个团,驻大赉、扶余和郭尔罗斯前旗;刘玉堂任第二支队长兼政委,辖3个团,驻洮安、镇东、安广3县;朱继先、于英川分别任第三支队长和政委,辖3个团,驻洮南、开通、瞻榆3县。

从1945年10月北满地区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到11月嫩江省白城子地区党政军组织的建立,使党在白城初步站稳了脚跟。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