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泓轩
刘洪雨1999年参加工作,200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教18年来,在乡镇小学村小工作8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2010年因工作需要,调到镇赉县教师进修学校担任小学科学教研员工作,2017年先后任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分管党务、工会、后勤、考勤、脱贫攻坚等工作。
忠于选择 贵在坚持
1999年,刘洪雨被分配到镇赉县黑鱼泡镇索龙村小学校,任科学学科教师。他看着教材中那一个个充满智慧、哲理、能激起学生兴趣的字句,想着那对学生未来会有深刻影响的知识,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科学课教好。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他组建了一支科学小分队,利用休息日带领学生到田间、河边、树林、草原、花园中去,教给孩子们观察、思考、探索的方法。在他的坚持下,科学小分队由最初的五六个同学,发展到后来的二三十人。这些同学,不但在科学学科的学习中兴趣浓厚,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养成了爱思考、爱提问、会学习的好习惯。科学小分队的队员们不仅没有因为经常参加课外活动耽误功课,还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在,他教过的小学生很多都参加工作了,每当师生聚会时,学生说还是刘老师把他们领进了知识的殿堂。
抓住契机 不忘初心
2010年因工作需要,他被调到镇赉县教师进修学校担任小学科学学科与综合实践学科教研员,兼任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工作角色发生了改变,从教学生到现在教老师,从教学一线到教师培训,一开始他很不适应。因此,他积极跟老教研员学习,跟其他教研员进入课堂学习听课、评课。多次参加省、市里组织的大型观摩课、公开课活动,不错过每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短短一年时间他完成了从农村到城市、从教学一线到指导教学的转型,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研员。他拓宽思路大胆工作,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指导、培养科学教师。本着对学科教师成长负责的态度,每年他都进行至少一次学科培训活动,让自己成为科学教师成长的引路者。
敢于担当 勇于奉献
在索龙村小学校任教时,学校没有围墙。他同几个男老师商量,利用周六、周日时间插围墙。说干就干,几个男老师利用业余时间插围墙,一个学期过去了,围墙立起来了。这样的事,在村小期间他没少做。
2020年初,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他勇于担当,冲锋在前,奔赴防控一线。即使母亲癌症放化疗需要他在床前照料的情况下,他也没有推辞,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疫”工作。疫情防控由原来的17小时到后期的24小时,他始终把最难熬的坚守时间段留给自己。在联防联控工作中,他率先垂范,不辱使命,同时兼顾学校的防疫消杀工作,每天抽时间到学校做好消杀工作。
努力工作 终有回报
基层村小工作多年,受到学校的表扬和家长的赞誉无数。他深知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荣誉只能代表过去,重要的是个人的修养和精湛的技能。多年的教研工作,他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不满足,利用一切时间认真研究教材,探寻教法,摸索学科教学的规律。付出总有回报,2013年他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2016年被吉林省教育学会认定为吉林省中小学教育科研骨干科研主任,2019年获得白城市教育科研工作名校长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