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娅楠
孙慧是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在她任教的11年里,一直扎根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小学,在一线担任班主任工作,把教育教学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教书育人是她最高的理想与信念。严以律己、身正为范,遵守职业道德。不断学习,不断探索适合当地学生学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关爱每一位学生,视生为子,力求与每一位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把“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教学前提,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学识、有爱心”的好老师是她对教师职业的理想追求。
她从小立志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到洮北区平安镇中心校工作以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时刻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员”“优秀指导教师”等光荣称号。
她是一位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好老师。她教育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优秀品质,并且以身作则。学生们都以有这样的好老师而自豪,并且以她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奋发向上。她带出的珠心算参赛选手先后在区、市、省里参加比赛,成绩名列前茅,学校也在2015年被评为白城市珠心算教学示范基地校。
她刻苦钻研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目标,与课改同行。教学中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育教学成果显著。优质课和论文多次获得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奖项。她所带的班级各项成绩均在年组名列前茅。她有好的教育教学经验也不忘与同事分享,“向40分钟要质量”是她们班级的教学口号。她在教育教学中业务精通,开拓进取,每项工作都紧抓实效,落地有声,是教师队伍中的模范带头人。
她关心爱护学生,为人师表,乐于奉献。在学校教学楼新建初期,她以校为家,参与到宿舍陪寝的工作中。她作为新老师,主动承担了新一年的班主任工作,教双科。两年时间里,她除了白天正常工作外,晚上还负责一二年级寝室50多个女学生的陪寝工作。寝室里七八岁的孩子太小,刚刚离开家,生活不能自理,还时常想家闹脾气。她早上帮孩子们梳头,教她们叠被子、摆放洗漱用品;中午看护她们午睡;晚上教她们洗脚、洗袜子,每个孩子夜里上厕所她一定陪同。有一次晚上就寝后,她自己感冒发烧非常难受,但听见一个学生咳嗽不停,她过去一看这个学生浑身是汗,她不顾及自己的身体,为发烧的学生用酒搓身体退热。班级的住校生大多是留守儿童或者单亲家庭,更需要关爱和帮助,她坚持每天早上7点到校直至晚上6点半下晚自习,全程看护学生,有时还帮特困学生买学习用品,给他们垫付伙食费。
她用自己满腔的热血和实际行动谱写了一首动听的乡村教师之歌,甘愿洒下辛勤的汗水。衣带渐宽终不悔,作为教育路上的追梦人,她夜以继日、一如既往地浇灌着祖国的花朵,让他们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