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 于天慧 文/摄
在鲜花盛开、美景醉人的洮儿河畔,在美丽的大沁塔拉草原深处,有这样一颗耀眼的明珠,她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洮北区。走入洮北,你就会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看到干净整洁的城市,感受到如火如荼的发展劲头……五年来,洮北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脱贫攻坚硕果累累,洮北已然成为宜居宜业的热土。
驻足回眸,五年一瞬。
对于洮北而言,这是披荆斩棘、奋力拼搏的五年!这是励精图治、克难攻坚的五年!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五年!
五年来,洮北区昂首阔步,开拓进取,提振精神,抢抓机遇,描绘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最显著、党员干部最心齐、人民群众最受益的绚丽画卷。
五年来,洮北区众志成城,开拓创新,创先争优,砥砺奋进,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城乡统筹快速推进,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这一路,洮北区发展的足迹清晰有力,洮北人成就了一个总量提升、质态赶超的五年发展史。
“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区领导率先垂范,千名干部驻村帮扶,“五帮扶两推动”“双再双送”,暖民心,解民困,脱贫攻坚催开困难群众幸福花。
脱贫路上不落一户家庭,不少一个贫困群众,帮助所有困难群众摘掉穷帽子、拔掉穷根子——这是承诺、是目标、是靶心。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洮北区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和最重的民生工程,面对区级建制政策扶持少、财政支撑能力弱的实际,举全区之力汇聚各方力量,众志成城,全员参战,合力征战,挂图作战,坚决打赢打胜脱贫攻坚战役,让全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日子,成为洮北所有党员领导干部共同努力的目标与前进的动力。
为坚决消灭拦在贫困群众奔向小康路上的“猛虎”,洮北区坚毅笃行战贫困,一次次在洮北大地广袤的田野上擂响脱贫攻坚的战鼓,伴着高亢而嘹亮的冲锋号声,洮北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克难攻坚,啃下了脱贫攻坚战役中一块块“硬骨头”,掀起了向贫困宣战的疾风骤雨。
“牢牢把握‘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的重要要求,响鼓重锤地完胜脱贫攻坚。”这既是洮北区党政一班人的决心,更是区委区政府对全区人民庄严的承诺。区级领导率先垂范、包保部门认真负责、驻村第一书记倾情服务、包脱贫攻坚战队靠前指挥,脱贫指导组一线作战,他们风雨无阻付出在农村,撇家舍业忙碌在乡间,不分昼夜奋战在一线,帮扶贫困村、贫困户谋划扶贫产业,改善村屯环境,宣讲扶贫政策,推动惠民利民政策落地生根,圆满完成了各项脱贫任务。大力开展“志智双扶”,树典型、评先进,亮点纷呈的评比活动,极大地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扶贫产业遍地开花,惠民工程比比皆是,保障政策有效落实,短短几年时间,洮北区聚焦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补齐短板弱项,勠力同心、久久为功,风雨无阻、驻村奋战,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偏、焦点不散,把脱贫工作往实里做、往深里做,冲着问题、解决问题、清除障碍,“拔穷根”“开富路”,促进扶贫各项政策落地生效,实现一年一个新进展,一年一个新变化,形成了“镇镇有产业、村村有项目、户户有门路”的良好局面。在“精”字上下功夫,在“准”字上出实招。新建、续建扶贫产业项目100个,发展庭院经济1076万平方米,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和叠加覆盖,贫困人口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教育、医疗、低保、就业等行业扶贫政策落地生效;危房改造、安全饮水、道路交通、有线电视、一部三室等基础建设全部达标。集中资源,强化保障,真正实现“一户一策”“一人一措”,为每个贫困户“把脉问诊”,根据实际情况开“良方”,书写了错退率、漏评率“双零”,贫困户满意度98.96%、非贫困户满意度99.79%,位居全省前列的高质量脱贫摘帽答卷,切实兜住贫困群众的脱贫底线,确保困难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让洮北昔日沉寂的村庄有了朝气,群众心里有了底气。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如今,洮北区正努力写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紧密衔接,重点围绕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改善、乡风文明提升等方面开展示范创建,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洮北模式”,走出一条符合洮北特色的乡村振兴创新之路。
“老城变新城”“小区变花园”。举全区之力,全员参战,老城区提升改造工程让昔日的洮北焕发勃勃生机,椽笔绘就城市壮美新画卷。
回首五载,每一位居民都能够欣喜地发现,城市规划并不是束之高阁的蓝图,而是每个人都触手可及、真实可感的生活。
翻开洮北的城建篇章,最撼人心魄的变革,就是在这里激情上演的老城改造建设。作为白城市老城改造建设的主战场,洮北区集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乘攻坚之势,凝心聚力建家园,联动市区、全员上阵,鏖战500昼夜,破解作业难题上万次,统筹交叉施工千余处,化解群众纠纷百余起,不甘落后、不敢放松、不计条件、不打折扣地撸起袖子加油干,铸就了“聚力攻坚、克难奋进、善谋实干、不成不休”的老城改造精神,创造了“三年工程、两年完成”的“洮北速度”。
加快疏老城、筑新城,坚持“精心、精细、精品”理念,实施海绵城市、管廊建设等16类306个项目,和谐拆违10058处、13万平方米,改造主次街路21条、小区101个、广场公园3个、城市出入口2个,新建标准化社区5个、小游园3个、现代化公厕8个;更新老旧小区及街路雨污水管道17公里,建设地下管廊22公里,铺装小区道路90万平方米,换填砂石110万立方米;破解了长期为市民诟病的“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问题;优化公交站点及停车场建设布局,疏导居民交通及出行压力;加强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等环保设施建设,城市基础实现从里到外全方位提升。
洮北区用汗水和智慧、用精神和态度、用意志和品格、用责任和担当,创造了洮北历史上力度最大、标准最高、改造最彻底的城市建设奇迹,一座地上铺“海绵”、地下建“管廊”、智慧在“云端”的魅力新城走入洮北人民生活,洮北以一座新城向历史、向群众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在洮北土生土长的王先生,回忆起家乡的变化后情不自禁地说:“如今的洮北区,是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五年一大变,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规划项目也逐个落到实处,落在我们居住的城市空间。”
印刻白城历史和乡情文化的站前广场、海明路步行街焕然一新,寄托家乡情愫和温暖回忆的公园广场华丽升级、大放异彩,彰显夜间景致与特色的亮化楼体交相辉映、充满魅力……在洮北的大街小巷,看得见、摸得着的建设成果筑就了美丽洮北的基调,托起了居民触手可及的美好生活。
宜居新城,生态之都。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狠抓生态建设,水清林茂,鸟鸣蝶舞,绘就洮北碧草天蓝风清的生态美景。
走入洮北,徜徉在鲜花怒放、碧草蓝天的青山草场,蜜蜂欢快地起舞在花间,阵阵沁人的芳香随风袭来,巨大的风车直耸云间,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生态美景。漫步在波光粼漪的金鱼湖畔,行走于干净整洁、繁花似锦的大街小巷,城市建设给生活带来的惬意犹如徐徐春风沁人心脾,好一幅生态美景。
五年来,洮北区坚定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使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同频共振,结合“四城联创”工作目标,大力推进生态立区战略,从“增绿量”到“增颜值”,从“护根基”到“强保护”,从“护生态”到“谋致富”,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擦亮生态和谐的幸福底色,撑起洮北高质量发展绿色“保护伞”,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为聚焦污染防治攻坚重点领域,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管理,洮北以巩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整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抓手,以压紧压实生态保护责任为依托,集中力量打硬仗、打持久战,推进秸秆“五化”利用,统筹实施“水林草湿”一体化工程,强力实施“河湖长制”,探索推进“林草长制”,治理洮儿河、修复险工、整治河道,植树造林、恢复湿地、治理草原,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势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让绿色成为底色,让生态成为特色。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攻坚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城乡品质,更新升级城区面貌;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燃煤锅炉取缔、砂坑治理、散乱污整治企业污染整改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创新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模式,代表吉林省在全国进行典型经验交流,做活“水文章”,刷新“绿画卷”,亮出“高颜值”,区域生态、生活、生产环境空前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城市颜值大刷新,乡村环境大变样,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景更美了,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说起近年来洮北区生态环境的变化,无论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还是曾经到过这里的游客,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洮北街区,树影婆娑、鸟语花香,绿化错落排布,处处皆景;洮北乡村,蓝天白云、景美村净,面貌焕然一新,处处灵秀;洮北居民,笑脸绽放、幸福洋溢,彰显生机活力,人人向上……一个生机盎然宜居宜业的“新洮北”正款款向我们走来。
“无中生有,有中生新”。调结构,稳增长,全民招商势头强劲,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区域经济发展能量充分集聚,为洮北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字号企业中一精锻成功实现“退城入园”、福佳科技产品不断升级、10万只汽车尾气处理器项目竣工投产……
五年来,洮北区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坚持顺势而为、借势而上的发展思路,采取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理旧账、补短板,防风险、守底线的重大举措,始终坚持质量和效益并重,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为引领,主动融入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和东北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遵循项目建设作为深入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一城三区”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确保项目引进来、落得下、服务好、早见效,迎来区域经济向好发展的强劲势头。
走进洮北经济开发区,各个重大项目现场,处处都是激昂奋进的建设场面。位于洮北经济开发区的年产10万吨大米暨5000吨营养米粉建设项目是2021年的续建项目,为了尽快投产达效,企业一边抓建设,一边进行试生产,已有一条年产1万吨大米生产线竣工并投入使用。其他大型加工设备将于今年年底前实现竣工投产达效,项目建成后可年产10万吨大米及5000吨营养米粉。无独有偶,在经济开发区新型工业园项目现场,火热与忙碌场景也在同时上演。总面积10万平方米的吉林林成风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2021年2月份开始筹建,4月份开始安装调试设备,6月份正式投产,截至目前,已经实现销售额5亿元,跑出了项目加速度。
项目建设高歌猛进的生动画面,折射出洮北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洮北区坚持以营商环境建设为突破口,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营商环境,像守护健康一样建设营商环境,聚焦打造市场、政务、法治、要素、人才“五个环境”,不断提升企业发展动力,释放企业发展活力。
在洮北,一项具有“高载能、高技术”基地建设规划、精心谋划的能够促进清洁能源本地消纳、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白城市绿电产业示范园区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
白城市绿电产业示范园区是按照“国际化、智慧化、智能化”目标要求进行建设的,目前已委托规划设计公司对整个园区的产业布局和各专业园的基础设施进行了科学、详细的发展规划。白城市绿电产业示范园区将采用远景能源设计的“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依托远景在风电、储能、智能物联网领域的技术和成本优势,以“风、储、氢”协同、配合智能物联网,建设一个清洁能源供应基地、一个绿电产业基地。该园区规划土地50平方公里,打造以“七大板块”,即以绿色新材料、冶金、装备制造、氢能、化工、大数据、食品及医药健康产业园为核心的项目承载基地。目前已陆续洽谈项目(企业)40多个。
豪情满怀开新局,洮北扬帆踏歌行。我们相信,在“十四五”新的征程中,醉美洮北必定积蓄新的力量,孕育新的春潮,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