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赫
白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辅警杨屾,是把兴趣爱好做成专业的85后。上大学时接触了无人机和潜水,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不断钻研。
杨屾参加工作后爱好依然保持,并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UTC无人机操作员、无线电操作证、中国潜水打捞协会公共安全三级潜水员、PADI救援潜水员等资格,并经组织同意加入了AOPA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他将兴趣爱好、专业技能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成为公安系统一名专技人才。2018年6月,杨屾以专业技术人才身份调入白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担任无人机操作员、公共安全潜水员,同年被省公安厅列入警用无人机储备人才库。
2019年,长春市公安局交通分局为加强水域事故应急救援专业处置能力,组织民警开展潜水员培训,杨屾应邀作为教练参与培训。“白+黑”的魔鬼训练让初次接触潜水的队员很难适应,但杨屾觉得过硬的救援技术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成正比,水下救援不同于陆地,要面对不熟悉的水下环境和其他的意外风险,白天和夜间救援的难度相差的更不仅仅是能见度的问题,因此水下救援就要做到“能下水、懂水域、能自救、能互救”。经过一周的培训,民警们从零基础的旱鸭子,变成了可独立作业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水下”守护者。
2019年7月,白城市某村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包某某潜逃多日仍未归案。白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指派杨屾启动无人机配合开展搜捕。他到达现场后得知,该村地处限飞区域,无人机无法起飞,便利用专业知识,对市公安局两架无人机进行升级解锁,在目标区域进行高机动性、不间断、大视角视频侦查,为搜捕工作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盛夏炎炎,杨屾头顶烈日坚持工作,每天高强度、不间断作业12小时以上,经过5天搜索最终成功完成了配合地面警力搜捕的任务。自2018年调入白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以来,他为有关单位开展无人机操作和公共安全潜水员培训60余次。
今年4月,杨屾作为全省唯一参赛的辅警,参加了全国公安机关第一片区警用无人机练兵比武,随队共斩获2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并将代表省公安厅参加全国公安机关警用无人机练兵比武。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杨屾看来,过往取得的成绩,都是起点,是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初心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