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新闻
下一版4
 
凝心聚力促发展 全力以赴惠民生
未成年人摆脱网瘾既是共识更需配合
市群众艺术馆选送的舞蹈作品获省一等奖
男子冒充退休警察实施诈骗
民警锁定藏身之处一举抓获
搅活一池水 带富一村人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21年9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搅活一池水 带富一村人
——记通榆县乌兰花镇陆家村党支部书记武凤友
 

□李桂华 李洋

从贫穷落后到致富奔小康,从集体产权改革试点村民变股民持股分红,到村集体土地经营管理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从外债140万元到年经济收入173.4万元,再到整村搬迁入住楼房,这几年,通榆县乌兰花镇陆家村在转变生产方式、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民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变,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陆家村的党支部书记、当家人——武凤友。

过去,陆家村穷,穷到啥程度,村里流传一句顺口溜“好女不嫁陆家汉,好男不吃陆家饭”。村民叶朝贵提起过去一脸无奈地说:“原来咱们村这么说吧,80%的村民都有外债,村里的小伙想娶个媳妇那是相当费劲儿了,姑娘都嫌我们村穷,不嫁。”

2015年,村民武凤友临危受命,成了陆家村的党支部书记、当家人。都说人穷志短,可村党支部书记武凤友不信这个邪,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村民走出贫困,尽快过上有尊严的好日子。2016年,通榆县委、县政府打算在陆家村通过“土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政策,实施整村易地扶贫搬迁,武凤友意识到机会来了,可村民并不买账。武凤友开始走村入户做村民思想工作,可村民个个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村民张大爷说:“农民就得有农民样儿,上楼了怎么种地,没有地你还叫什么农民?”

那一年,仿佛一夜间,武凤友愁白了头。那段时间,武凤友天天走村入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想尽一切办法说服村民,他甚至立下军令状:“如果不成功,我武凤友将解甲归田。”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末,228户村民全部搬进了亮堂堂的楼房。村民叶朝贵说:“这上楼的好处数都数不过来。上楼之后,每家的小日子都好过了,因为拆迁给补助一次,上楼之后的土地流转还有一部分租金。另外,村民都腾出手了,有的养殖,有的务工,现在有80%的人家都有存款。”

让全体村民安居乐业,是武凤友上任以来一直追求的目标。2017年,武凤友在全省率先实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规模化经营,成了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通过改革,陆家村实现了“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形成了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探索多种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模式,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整村集体土地经营管理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武凤友也用他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韧劲儿,搅活了村集体经济这池水,成功地带领村民蹚出了一条适合当地村民的致富路。2017年末,陆家村实现整村脱贫,原来外债140万元的落套村,变成了年收入173.4万元的富裕村,村民们正朝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大步向前,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正呈现在我们面前。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