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新闻
3上一版
 
白城市四大行业整治公开举报电话
世界珍稀鸟类白鹤等近万只候鸟
过境内蒙古兴安盟
颗粒归仓!
各地开展“双抢”打赢秋收“攻坚战”
“田保姆”让村民当起“甩手掌柜”
“职教一人,就业一个,富裕一家”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0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界珍稀鸟类白鹤等近万只候鸟
过境内蒙古兴安盟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16日电(记者王靖)随着近期天气逐渐转凉,北雁南飞,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境内的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内迎来了美丽的“客人”,世界珍稀鸟类白鹤、东方白鹳等近万只候鸟在此栖息停留,觅食嬉戏。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介绍,与以往不同,今年保护区多了些罕见的“朋友”。在秋季迁徙水鸟监测过程中,监测人员在湿地中发现了白鹤、东方白鹳、白枕鹤等国家Ⅰ级保护鸟类的身影。它们或安静凝望,或嬉戏打闹,或低头觅食,悠闲自得,给多彩的秋天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据介绍,自9月中旬起,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迁徙水鸟秋季监测工作,范围覆盖了保护区核心区、重要湿地及周边重要的鸟类迁徙地、繁殖地、停歇地。截至目前,共监测到候鸟30种近万只。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4种,分别是白鹤、东方白鹳、丹顶鹤、白枕鹤;国家Ⅱ级保护鸟类有灰鹤、白琵鹭、小天鹅和鸿雁。近万只候鸟中,有白鹤35只,东方白鹳42只,丹顶鹤5只,白枕鹤14只。白鹤和东方白鹳的个体数量均达到了该种群全球个体数量的1%。

鹤类对生存环境要求极为苛刻,被看作湿地环境质量优劣的标志,是湿地环境质量的指示物种之一。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鹤类数量逐年增多,也标志着保护区内湿地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近年来,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认真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开展湿地生态修复;通过多种途径,宣传爱鸟护鸟知识,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加大巡查保护力度,为候鸟栖息提供安全条件。通过多年的努力,保护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湿地面积和功能逐步恢复,为候鸟迁徙提供了丰足的条件,为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色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