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宫正 记者张赫)洮南市围绕政务服务中心不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落实多项便民惠企的改革和做法,真正做到了以优质服务作为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全面打造“父母心”营商环境。
严格落实“三集中、三到位”,真正实现了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积极推动洮南市各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承担审批职能的科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事项进驻大厅到位,审批授权窗口到位,电子监察到位。目前该市共进驻34个政府部门,6个公共服务企业,政务服务事项1319项,真正实现了“应进必进”。
全面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减程序、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实现了政务服务在法定范围内提速60%;该市“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到93%,完善办事指南、统一审批标准,确保全省政务服务事项“十六要素”统一,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进综窗改革,打造“不见面审批”的运行模式,目前综窗可受理1067事项,综窗受理事项占比达到70%。大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的新型审批模式,精简审批环节达到50%以上,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整体审批时间压缩至70个工作日。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整体审批时间压缩至50个工作日,其中工业类建设项目整体审批时间压缩至30个工作日。
积极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积极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依托“吉事办”网上办事大厅和吉事办手机APP,推行网上审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全市行政服务智能化、信息化和便利化水平。
组建“零跑团”服务队伍,更好的服务企业和群众。以“廉洁高效、助企为民、勇创一流”为服务宗旨,以“自愿委托、无偿代办、全程服务、合法高效”为原则,以大厅工作人员、窗口负责人为骨干,吸纳营商环境监督员、青年志愿者为辅助力量,重点为企业、项目、个体工商户以及特殊群体提供全方位帮代办服务,累计帮代事项1186件,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努力做到“零跑动”的工作目标。
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在政务大厅内针对各类特殊人群设立母婴室、便民医药箱、免费饮用水、轮椅等服务设施。设立图书角、休息区,提供各类书籍,办事人员可自由阅览。设立免费邮寄、免费复印服务窗口,对大厅内办结的各类证照免费为办事人邮寄到相应地点,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加强大厅监管,全面公开政务大厅各项工作制度。成立政务大厅督查科,以不定期巡查和电子监控实时监督的方式对政务大厅开展“日检查、周汇总、月通报”的监管工作。各服务窗口监控画面通过大屏幕实时向群众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政务服务好坏有评价、服务质量有监管、群众反映诉求有回应。
洮南市将坚持以“产业新城”为统领,在营商环境上,让企业动心;在政务服务上,让企业暖心;在部门监管上,让企业放心;在政策落实上,让企业舒心;对企业和投资者无事不扰、有事必到、有难必帮,做企业落地的“促进者”、企业发展的“引领者”、企业运营的“保护者”,着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为“十四五”期间洮南实现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