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白城市委党史研究室
辽吉省委是白城历史上建制级别最高的党的组织,是东北解放战争中吉林省境内的三大省委之一,以陶铸为书记的辽吉省委,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开展工作,发动群众、带领人民,创立辽吉根据地,胜利完成了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使这个长达三年之久的红色政权在特殊历史时期发挥了重大作用。她是中国共产党在白城地区的一份宝贵的政治遗产。
辽吉根据地从总体上说是西满根据地的一部分,但由于北隔嫩江,南临西辽河,西近大兴安岭东麓,东至中长路,又具有相对的区域独立性,它北倚日本关东军经营多年的军事要塞平台,西接内蒙古,东扼嫩江,平齐铁路贯通南北,是西满、北满连接关内的陆路交通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辽吉省委的前身是辽宁省工委、辽西省委
抗战胜利后,我党做出“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派出11万大军、两万干部进入东北。1945年9月14日,中央决定成立以彭真、陈云、程子华、伍修权、林枫为委员,以彭真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东北局,立即赴东北工作。9月中旬,由陕甘宁挺进江南的南下第二支队在河南新安县接到中央命令:停止南下,挥师北上。南下第二支队是由359旅延安留守兵团和陕甘宁边区警备第一旅组成,其中包括由中央党校和中央机关抽调组织的干部队伍。干部中有陶铸、莫文骅、张启龙、袁任远、陈郁等领导同志。第二支队南下的目的是与王震率领的南下第一支队会合,依据五岭山脉向粤赣边、湘赣边、湘桂边发展,开辟新的根据地。陶铸等接到中央命令后立刻从新安县转回头经孟县到达林县。在这里,又接到刘伯承、邓小平关于迅速进入东北的命令。9月下旬,开始向东北挺进。10月下旬到达沈阳。在沈阳成立辽宁省工作委员会,陶铸任书记。
11月,国民党军向东北解放区进犯。苏军准备将沈阳交给国民党政府接管,中共中央决定改变拒阻国民党军进入东北的方针,确定东北地区党的中心任务是迅速在东满、北满建立巩固的根据地。11月26日,东北局和辽宁省党政军机关从沈阳撤出。陶铸率工委的一部分干部向西撤至法库,以辽宁省所辖中长路以西各县、旗和从辽北省划入的部分县(市)组成辽西行政区,共辖22个县(市)旗,建立中共辽西省委,省委书记陶铸,副书记陈郁;常委有邓华、朱其文、曾固(陈曾固)、孔原、傅雨田。辽西省委成立初直接由东北局领导。12月上旬成立西满分局,李富春任书记,辽西省委改属西满分局领导。辽西省委工作机构设有组织部、宣传部、社会部、秘书处。下属机构设有辽西第一、二、五地委和阜新地委、哲里木盟地委。1946年初,国民党军占领铁岭、开原、法库、昌图、四平等地,并向郑家屯逼进。辽西省委随部队沿平齐铁路北撤,辽西省委机关先驻法库,后迁至郑家屯。
四平保卫战(二战四平)后辽吉省委成立
1946年5月,东北战局发生了重要变化,东北民主联军组织四平保卫战,阻击国民党军队北犯,历时月余,于5月18日主动撤出四平,进行大踏步的战略退却。国民党军队在5月19日占领四平后,继续兵分三路北进,于5月23日占领长春、吉林、农安等地,逐步控制了松花江以南广大地区,东北民主联军大部转移到松花江以北,敌我双方进入了隔江对峙、战略休整的时期。这时吉江行政区的江南、江北各县已不便统一领导,为了适应军事形势的变化,加强西满根据地的建设,东北局和西满分局决定,撤销驻郭前旗的中共吉江省委、吉江行署和吉江军区,将原吉江省所属松花江以北的扶余县划归松江省哈南地委,将“三肇”划归嫩江省,原吉江省委所属的松花江以南的长春、德惠两县路西部分,农安、郭前旗、乾安、大赉、安广等县(旗)和嫩江省委所属的镇东、赉北、洮安、洮北、洮南、开通、瞻榆等县(旗)与辽西省22县合并,成立辽吉行政区,将从法库经郑家屯撤至洮南的中共辽西省委改为辽吉省委。西满分局决定,以陶铸、邓华、朱其文、曾固、萧桂昌、喻屏、刘彬、郭峰、傅雨田9人组成辽吉省委会,以陶铸、邓华、朱其文、曾固4人为常委。7月增补郭峰、聂鹤亭、喻屏、黄欧东为常委,增补张维祯、杨易辰、刘放、曾志为委员。省委工作机构成立初期设秘书长、秘书处、组织部、宣传部、民运部、社会部、省委机关报《胜利报》社。后又成立省委党校、省委城工部、省委妇女工作委员会等部门。萧桂昌任省委秘书长,张维桢任副秘书长,赵岚任秘书处长,曾固任组织部长,陶铸兼任宣传部长,张维祯任民运部长,萧桂昌兼任社会部长,曾固兼任城工部长,许立群任《胜利报》社社长,安建平任妇女工作委员会书记,陶铸兼任党校校长。
辽吉省委下属组织
辽吉省委下设五个地委。其中二、三、四地委在白城、松原地区境内。
辽吉一地委。1946年6月,辽西一地委改称中共辽吉一地委,主要领导康平、铁法联合县、昌图县委和科左前旗委的工作。9月,地委机关由康平撤至哲里木盟的大沁拉,哲里木盟地委路西分委及库伦、奈曼旗委委托一地委代管。1947年2月,辽吉五地委撤销,其所属阜彰、黑北、开鲁县委和科左后旗旗委划归一地委领导。同月,开鲁、科左后旗划归哲里木盟分委领导。9月,阜新、彰武、黑山、北镇县委和库伦、奈曼旗委划归辽吉五地委领导。1948年7月,一地委改称辽北一地委,机关驻法库,领导法库、康平、新民、铁岭、昌图县委和科左前旗委。12月,该地委撤销。地委书记傅雨田,8月刘瑞森代理,1947年1月,由吕明仁任地委书记。
辽吉省二地委。于1946年6月由辽西第二地委改称,机关驻长岭,领导昌北、长岭、双山、辽源、怀德县委。9月,辽吉第三地委与第二地委合并,称辽吉第二地委,机关设在乾安县城。1947年4月,地委机关迁回长岭。至下半年第二地委领导长岭、怀德、梨树、昌北、双辽、长(春)农(安)、乾安、大赉、安广县委和郭前旗委。10月增设公主岭工委。1948年3月增设四平市委。7月,辽吉第二地委改称中共辽吉省第二地方委员会,机关驻长岭,领导长岭、怀德、梨树、昌北、双辽、长农县委和公主岭工委、四平市委。9月,地委机关迁驻公主岭。10月,二地委撤销。地委书记杨易辰,1946年9月为郭峰。
辽吉三地委。于1946年6月建立,机关驻郭前旗,领导乾安、大赉、安广、长农县委和郭前旗委等。9月,合并于第二地委。地委书记刘彬,8月为郭峰。
辽吉四地委。于1946年6月建立。机关驻洮南,领导洮南、洮北、洮安、镇赉、开通、瞻榆、洮广等县委。1947年8月,该地委撤销。地委书记书记喻屏。
辽吉哲里木盟地委。1946年6月,辽西五(哲里木盟)地委改称辽吉哲里木盟地委。地委书记吕明仁。1947年2月,中共辽吉省哲里木盟分委员会成立。4月改为中共哲里木盟工作委员会。9月,改为中共辽吉省第四(哲木盟)地方委员会。书记赵石。
辽吉省五地委。1947年9月组建。领导阜新市委,阜新、彰武、黑北(1948年2月,分设黑山、北镇)县委和奈曼、库伦旗委。地委书记刘莱夫,副书记曾志。
辽吉突泉中心县委。1946年夏季,突泉县工委改为辽吉突泉中心县委(亦称辽吉路南工委),领导瞻榆县、鲁北县、科尔沁右翼中旗委。书记朱继先,1947年2月后由张维桢兼任。
在辽吉省委成立的同时,成立了辽吉行署。朱其文任行署主任,于文清任副主任。1947年2月,辽吉行署改为辽北省政府,阎宝航任主席,朱其文、黄欧东任副主席。后又增补杨易辰为副主席。阎宝航、朱其文、黄欧东、杨易辰、王思华、乌力图、徐公振、魏兆麟、宋广常、于文清、夏尚志、贾其敏、林洁、林涛、程萍为辽北省行政委员会委员。辽吉行政公署、辽北省政府工作机构设秘收处、民政处、财政处、实业处、教育处、公安处、粮食被服局、税务总局、茶烟总局和东北银行辽吉区分行。王思华任行署秘书长。
辽吉行政区下设5个专区。其中一专区辖康平、法库、昌图、昌北、新民、阜新、彰武、黑山、北镇等县,专署专员宋广常。五专区辖通辽、开鲁、突泉、鲁北(扎鲁特旗)和东科前旗、东科后旗、库伦旗、奈曼旗等县旗,盟政府主席乌力图。上述县旗后为辽宁、内蒙古辖区。其余二专区(长岭)、三专区(郭前旗)、四专区(洮南)、及其所属县旗属吉林省辖区。
辽吉二专区辖长岭、怀德、梨树、双辽(含长辽、双长辽边)、长春、农安、长农、乾安、赉广、大赉、安广等县。1946年6月,除长岭县外,其他县沦为敌占区。1946年8月,国民党政府军队继续北犯,驻郭前旗的三专区撤至乾安;9月,二专区也从长岭撤至乾安。辽吉省委决定三专区与二合并合并为辽吉二专区,驻地乾安县城。增辖长农、赉广、乾安县和郭前旗。11月长岭被敌占领,12月,撤销怀德、长辽县,建立双长辽县,1947年1月改为双长辽边区。3月收复长岭,专区于4月迁回长岭。5月成立双辽(双山、辽源合并)、怀德县。将赉广县分成大赉、安广两县。1947年6月后二专区下辖长岭、怀德、梨树、昌北、双辽、长农(长春、农安合并)、乾安、大赉、安广县委和郭前旗10县(旗),二专署专员刘瑞森,9月贾其敏,1947年4月章云龙。
辽吉三专区1946年6月在郭前旗组建,辖乾安、大赉、安广、长农、郭前旗等县旗,同年9月辽吉三专区与二专区合并。辽吉三专区专署专员郭峰。
辽吉四专区于1946年6月与辽吉行署同时在洮南成立,下辖洮南、洮北、洮安、镇赉、开通、瞻榆、洮广等7县。1947年8月专区撤销,所属各县由省直属。四专署专员魏兆麟,后为贾其敏。
辽吉军区是和辽吉省委同时成立的。辽吉军区司令员邓华,后为聂鹤亭,副司令员高鹏,政委陶铸,副政委郭峰、彭嘉庆,参谋长高鹏、后为蔡斯烈,副参谋长蔡斯烈、夏尚志、赵东寰,政治部主任袁升平、副主任王振乾。辽吉军区先后下辖7个军分区,在白城地区境内的有3个。即辽吉二(长岭)、三(前郭旗)、四(洮南) 军分区。二军分区司令员马骥,1947年5月为邓忠仁,副司令员邓忠仁、后为罗杰;政委杨易辰,9月郭峰兼任,副政委贾其敏、罗友荣、姚仲康;参谋长石世良,后为罗杰、黄忠诚、王玉峰;政治部主任江腾蛟。辽吉三军分区司令员郭峰,副司令罗友荣;政委刘彬,8月郭峰兼任,副政委姚仲康。辽吉四军分区司令员钟明峰,1947年1月为高体乾,副司令员夏尚志;政委喻屏,副政委曾敬凡;参谋长杨骥,1947年1月为杨国志;政治部主任李长如。
辽吉军区及各军分区下辖36个县级军事组织,即县大队。
辽吉省委1946年6月1日成立时机关驻地在洮南市的天恩地局,9月,省委机关从洮南迁至白城铁路文化宫。该建筑原为日伪时期四(平)洮(南)铁路厚生会馆。辽吉省委机关在这里办公直至1948年3月。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省委机关移驻郑家屯。同时,在白城子成立省委后方工作委员会和省政府后方办事处,领导后方11县委的工作,由喻屏任后工委书记,王思华任办事处主任。1948年7月6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将辽吉省委改为辽北省委,隶属东北局。辖区包括吉林省的白城、松原、四平、辽源等地区,通化部分县区,辽宁省、内蒙古等省区部分地域。
在战火硝烟的解放战争中,辽吉省委创建的辽吉根据地经历了艰苦的历程,为东北解放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