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武毅)入秋以来,大安市各乡镇纷纷出台管控措施,不断加大秸秆禁烧工作力度。叉干镇依托自身畜牧业发展优势,妙招频出,标本兼治,大力实施秸秆综合利用,为实现全域禁烧,打赢“蓝天保卫战”打下坚实基础。
叉干镇庆学村村民于守鹏早上带着妻子去镇里赶集,骑着摩托车刚出门,就被镇里的包村干部和村党组织书记拦下了,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是在宣传秸秆禁烧政策。对于秸秆禁烧,于守鹏不仅全力支持,还有自己的一套心得。“现在秸秆禁烧这个要求挺好,省得放荒。秸秆在地里对田地有好处,玉米肯定能长好,因为我有这个经验,前几年秸秆没收,庄稼长得确实好。另外,我还养了点牲畜,还需要秸秆做饲料,我赞成秸秆禁烧。”于守鹏说。
打秸秆、喂牲畜,在叉干镇并不少见。特别是近年来,叉干镇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发展,多家牧业企业及饲料生产企业落户叉干镇,让秸秆离田有了更多的消化渠道,也为叉干镇推动吉林省“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叉干镇结合镇情村情,严格执行全域秸秆禁烧要求,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原则,加大与大安市深璟饲料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大安市红旭草业有限公司合作,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实施秸秆变肉,协助大安市源源牧业有限公司加速推动万头牧业肉牛养殖基地落地。同时,充分发挥镇域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肉牛养殖企业落户叉干镇。”叉干镇镇长刘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