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波 侯金龙
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今年10月以来,通榆县政法系统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在全县启动实施了“强化法治保障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形成法治保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有效打通了乡村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打造乡村振兴通榆模式注入新时代政法力量。
全面部署 高站位谋划推动
通榆县政法系统,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政法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通过召开动员部署会,并制定下发了《政法系统“强化法治保障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实施方案》,细化17项措施要求,涵盖各政法部门、各乡镇街道、各相关单位。县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分别制定了本系统具体工作实施方案,将工作细化至32项具体工作任务。全县成立了领导组织,各政法部门也分别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将任务明确到具体人员、具体领导。
多措并举 法治宣传进乡村
通榆县政法系统以多种方式宣传发动,不断增加法治理念、法治知识、法治思想在乡村的传播。司法行政机关落实“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自编反诈骗快板书、宣传小品,到乡村、社区巡回演出;公安机关推行“一站式”审批服务,并集中开展交通安全、禁毒、《民法典》等普法宣传活动。县法院、检察院开展以案释法,法律服务活动,组织干警“以案释法”,向村民们普及了反电信诈骗、土地流转等法律知识。各部门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求,全面提升法治宣传覆盖面。截至目前,全县共制定悬挂法治宣传条幅2600余幅,制作张贴法治宣传展板240个,开展各种形式送法下乡宣传活动190余次,发放《民法典》1800余册,发放法治知识宣传单18200余份,组织入户、入校、入企法治宣传300余次。
源头治理 化解矛盾促和谐
通榆县政法系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牵头完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机制,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形式有机衔接的“大调解”体系。县法院开展“一村一员额法官”活动,组织法官入基层了解矛盾源、纠纷点,达到定纷止争目的。公安机关持续深化“枫桥式派出所”创建工作和“三位一体”建设,让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公平保障。检察院积极开展“检调对接”化解矛盾纠纷,提高办案透明度和公信力。司法行政机关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作用,组织基层司法所重点加强人民调解中心、百姓说事点、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等基层调解力量建设,全面化解基层矛盾问题,确保一般性矛盾纠纷不出网格、村(屯)。目前,全县政法系统和各级调解组织共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835件,调解818件,调处成功率达到98%,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屯)、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
严管严防 平安建设护乡村
通榆县政法系统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为民实践活动,从人民群众身边的小事着手、小处发力,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用平安成果守护乡村振兴。他们健全完善了《网格事件清单》《“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等10余项制度。全县科学划分网格889个,推行“一格三长”和“网格长+村民代表”制度,配置网格长707人,网格员1257人,设置楼栋长586人,单元长3054人。推动“百姓说事点”等社会组织和志愿者进入网格,在每个网格按照“一格一警”设置,增强矛盾调处能力。目前,各基层政法力量已为群众解决各类急难愁盼事项420余件。同时,他们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持扫黑除恶斗争长效长治,严打农村涉黑涉恶犯罪行为。开展“破小案保民生”专项会战,破获“盗抢骗”、网络诈骗、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案件24起,打处嫌疑人22人,破获刑事案件77起,查结行政案件107起,人民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