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的童年记忆里,有没有这样一群手艺人:各色面团在他们手中,分分钟变成各式各样、栩栩如生的卡通人物。小朋友们惊叹于这项神奇的技艺,只要手艺人每次一出摊,都会被团团围住。这门手艺叫面塑,也叫捏面人。捏面人作为民间的传统艺术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独特记忆和风俗。
李海军是位70后,出生在大安市安广镇,家里祖辈都会捏面人,到他这辈儿,已经是第四代了。祖辈最早捏的面人并不复杂,都是传统的、可以食用的花礼馍,用来庆祝节日或是重要的日子。
走进李海军的家里,便看到一张工作桌,上面摆满大大小小的面塑,这些面塑神情不一,形态各异,一件件面塑作品惟妙惟肖,令人称绝。
“我捏面塑的手艺是跟奶奶学的,小时候奶奶会捏一些简单的动物、花、草等作品,那个时候的面塑捏完了,既可以观赏还可以食用。”李海军说:“前些年因为孩子小,比较忙,所以没有时间去做这些,后来孩子上学了,自己经营了一家饭店,平时闲着没事就捏一些喜欢的人物形象,渐渐的就愈发喜欢上了这门手艺。”
李海军介绍,面塑是用面粉、颜料、防腐剂等作为原料制成面团后,用手和各种专用塑形工具,捏塑成各种形象,捏好的面塑作品可以保存好几年,大的可以观赏,小的可以作为玩具。这些面人承载着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建设文明、和谐、幸福生活的信心。说着,只见坐在桌前的李海军揪出一块拇指大小的面团,再取出一把工具刀,灵巧地捏、揉、刻、划,不一会儿,一个活灵活现的卡通企鹅形象便成形了。
“捏面塑是个精细活,要把人物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捏出来,就要多观察、多实践,不然太死板了。”李海军告诉记者,因为只是参照书里的图片去捏,人物的背面形象全凭自己想象,于是他经常照着镜子自己摆出同样的动作,然后再参照自己背面的形象去捏,还要配上各种饰物,这样做成的面塑才更加生动。
现在,李海军捏一个复杂的面塑需要一天的时间,小的卡通形象,10分钟即可完成。随着对面塑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威风凛凛的关公、气宇轩昂的张飞等武将形象在他的手中也能准确、精细地表现出来。
凭着全身心的热爱和一股韧劲,李海军捏面塑的速度快了,技艺也越来越精湛。最近两个月,他正在创作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三十六天罡的人物形象,完成后,他将继续创作《水浒传》一百零八将。
如今,李海军除了经营自己的饭店外,业余时间都埋头研究捏面塑。谈及未来的打算,李海军表示,他想让他的面塑作品被更多的人熟知。“我女儿也喜欢捏面塑,学习不忙的时候也会跟着我学。今后我也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作面塑中,不仅要传承,更要专心研究,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创作出更加精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