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着仁医济世的“胃”爱梦想,践行着专业专科的为民情怀。
在美丽的鹤乡白城,说起白城市医院消化科,知晓的人们总要啧啧称赞,竖起大拇指,消化科1988年成立,2012年独立建科,如今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筚路蓝缕,一路走来一路歌,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打造,渐趋发展成为声名远播,集涵盖消化、肝胆脾胰腺肠、胃疾病治疗于一体,兼具开展规范化病毒基因分型、病毒复制量检测、抗病毒治疗耐药基因测定的特色专科,特别是该科室同上级医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不间断有专家坐诊、讲课、远程会诊合作。加入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消化专项基金食管疾病规范化诊治公益项目——吉林省规范诊治联盟合作医院后,更是如虎添翼,插上腾飞的翅膀,使肝胆胰疾病、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水平、胃肠镜检查走在全市前列,并且发挥科室配备幽门螺杆菌诊治的学科优势,对患有幽门螺杆菌者进行先进、规范的诊疗。同时还积累了对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有较好的实际操作经验。更值得一提的是,该院消化科针对上消化道出血采用药物治疗成功率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他们主要围绕着食管炎(溃疡,息肉)、胃食管反流病、各种胃炎(溃疡,息肉)、功能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幽门螺杆菌感染、急性胆囊炎、急慢性胰腺炎(胃肠道感染)、溃疡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结肠息肉及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并发消化道出血、胰水、腹腔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水电解质失调等开展临床治疗和学科课题研究,多次出色地完成新形势下如何依托现有医疗资源诊治重大消化系统疑难疾病的命题。
致力前沿 突出品牌优势
时光荏苒,恍如白驹过隙。迄今白城市医院消化科已整整创建35个年头。35年来,该院消化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由名不见经传的小科室,发展到如今走在精尖学科前沿的著名科室,其中与一个人的亲力亲为和躬耕不辍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她就是中共党员、科主任薛秋霞。1986年,她毕业于延边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怀着建设白城,为家乡人民解除病痛的理想信念,她来到了白城市医院,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在临床一线。1994年进修后重点从事消化内科临床诊治至今。从医35年的她,不知看过多少个患者,攻克了多少个复杂的消化顽症。她常讲:“每当看到患者康复出院,就是我最快乐的时候。”敬业铸专业,奉献佑健康——这既是薛秋霞身为医者的大爱情怀,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心系患者的高尚品德。
35年间,她由一个内科临床的普通医师逐渐成长为专家型的学科带头人,持续带领科室团队钻研业务,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临床诊疗经验丰富,专业诊疗水平高,学识视野开阔,对肝脏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得到了专业学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先后荣获白城市医学会先进工作者,白城市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先进个人,洮北区“三八”红旗手,洮北区“最美医生”称号,获得过白城市科技进步奖等。作为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保障临床的正常诊疗救治。
由于薛秋霞医疗素养高,经验丰富,对大内科疾病诊治有深入的研究,她在多个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主要有国际合作肝病科研临床基地专家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医师协会肝病分会常委、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委员会常委,是吉林省健康科普专家,白城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白城市医学会传染病分会副主委、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委,洮北区三合乡卫生院名誉院长。
在她的带领和影响下,该院消化科医护人员每个人都怀有“仁心大爱”的初衷,自觉把诊疗、患者及家属连结在一起,尽最大努力让病人走出阴霾。据来自某医院的孙大娘讲,她因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住院,见病情无好转后连夜到该院消化科继续治疗。入院时呈浅昏迷状态,查体不合作,呼吸急促,贫血貌,血压150/80,肝病面容,巩膜深度黄染,腹部高度膨隆,心率100次/分,双肺可闻及罗音,肝脾触及不满意,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水肿。入院后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脑病,肝衰竭。经过2天对症的积极治疗,患者逐渐清醒,身体状况稳定下来,第5天已经清醒,恢复语言功能,能进食,病情明显好转,终于使患者家属一颗悬着的心安定了下来,不停地表示感谢。
精准救治 技术名不虚传
白城市医院消化科十分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提升,在派出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传帮带”的基础上,积极把引进国内外先进诊疗技术应用于临床,提高疾病诊治水平。每位医生都具备与其他系统疾病伴发消化道系统疾病症状的鉴别诊断能力。他们团结敬业、互帮互学、心怀爱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副主任李春玲把“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精益求精提供医疗服务”当成是自己工作的座右铭。多年来,她一直从事消化肝病的诊断、治疗工作,熟悉各类消化系统疾病、各型病毒性肝炎及各类肝病的诊断、鉴别及治疗抢救。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的治疗预防、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抗病毒治疗、耐药的监测及预防等方面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防治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据悉,患者吴先生因肝衰竭在别的医院住院期间采取四次人工肝及激素冲击疗法,反复治疗病情无好转且逐渐加重,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脏出现硬化,肝功能较差。出院回家后辗转到该院消化科就医治疗,入院诊断为肝衰竭,梗阻性黄疸。经过与家属的积极沟通,住院后科室医生对症下药,给予保肝退黄等综合治疗。经上腹部核磁共振平扫机增强扫描和MRCP显示,胆总管结石伴肝内胆管轻度扩张,患者黄疸高,考虑梗阻因素,决定进行深度的精心治疗,一周后病情逐渐有好转迹象,给予血浆等支持疗法。22天后,患者肝功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病情好转出院后,再经给予口服药物及跟踪复查,结论表明,病人肝功、黄疸都恢复正常,如今已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亲情服务 打造温暖港湾
多年来,白城市医院消化科本着“尊重生命,以促进患者健康,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理念,不断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在科主任薛秋霞、护士长李秀敏的带领下,科室每周质检,常年开展专科业务学习,每月4次健康宣教,做到人人都能给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授课,普及疾病预防相关知识,让护士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包括静脉穿刺、鼻饲术、胃肠减压术、导尿术、灌肠术、胸腹腔引流术护理、压疮护理等,并紧随医生步伐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更新护理健康宣传教育理念。
每天清晨着装整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新的一天来临,从微笑问候:“早上好,您昨晚休息的好吗?”中开启。似如缕的春风,温暖在患者的心坎上……
按就医常理,消化科面对的患者多数都有慢性疾病反复发作、多次入院导致经济条件相对困难的情况。患者和家属因为疾病带来的痛苦更容易激动与焦虑,或是因长期经济负担心生无奈。曾有一位重度贫困患者因肝病入院,家庭条件困难,每次都是买一盒白米饭,或者是买一份饭菜吃一天……科里值夜班的护士发现后就主动和他说:“大爷您晚上别买饭,我早晚餐平常都习惯在家吃,一会儿夜班饭留给你吧,明天早餐也给您拿来,您就别为吃饭发愁了!”看似很平常的一件事,却体现了护士对患者的细心与体贴,是一种从内心发出的善良与情感。
还有一件非常感人的事,在疗区78床一位中年男士被病魔纠缠数年,生活不能自理,家人因工作忙不能及时陪护,连去卫生间都没有力气,又没法向人求助。当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床铺凌乱,表情沮丧。护士忙问:“您怎么了,有什么不舒服吗?”见他闷不做声,护士瞬间明白过来,立刻将他扶好躺在床上,又转身去柜子里拿出一条换洗的裤子,帮他换上,患者显得十分窘迫,护士忙说:“有事你就点呼叫器,照顾你们就是我们的职责。”随后把患者的床铺都整理一遍。患者连忙道谢,事后家属闻讯送来了一面饱含深情的锦旗——精心照顾,服务周到。像这样感人的事例在白城市医院消化科不胜枚举!
做一名“有温度的护士”,给患者关爱与温暖,激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因为这样,该院消化科护理团队凭着过硬的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护理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
大医有大爱,大爱成就大医,这就是勇于面对新课题、创新赋能的白城市医院消化科。他们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以人为本,以技术为支撑,持续打造特色诊疗项目,努力用精湛的医术和一流的服务水平,让更多的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助力健康白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