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新闻
下一版4
 
妙笔巧画“月亮湖”
图片新闻
让“美”深入心灵深处
万元快递包裹丢失 民警及时帮助寻回
白城市医院老年病科举办第七个
全国心力衰竭日主题公益活动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21年12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妙笔巧画“月亮湖”
——记大安市北方乡土画家马翔
马翔在郊外写生
马翔油画作品《千里冰封捕鱼忙》
马翔油画作品《农家小景》
 

□江其田

今年57岁的马翔,出生在大安市月亮泡水库的一户渔民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渔民,都曾在白城市月亮湖水库工作。

从小受父亲的影响,马翔酷爱绘画。父亲常在工作之余,为他人画肖像,自娱自乐。父亲在绘画的时候,马翔在一旁看得入迷,绘画这个神奇的东西,让他好奇和喜爱,在他幼小的心灵深深地扎下了根。从此,他迷上了绘画,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拿起画笔,尽管还是涂鸦阶段,但画久了还是有模有样的,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边玩耍,一有空闲时间,他就喜欢拿起画笔,画个不停。特别是在放寒、暑假去农村的姥姥家的时候,他用做饭烧过的蒿秆炭条,在姥姥家的墙上,画满了牛、马、羊、狗、房子、人物等。姥爷领他坐过的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他在农村看见过的东西,都在他的绘画范围。姥姥、舅舅、姨妈们不但不阻止,还一边津津有味的欣赏,一边鼓励他继续努力。就这样,在大家的呵护下,他绘画的热情更高了。从此,绘画就成了他的业余爱好。当时,学生能看到的图书基本是连环画,俗称小人书。不管是过年姥姥、爷爷给的压岁钱,还是平时母亲给的零花钱,他都舍不得花,都用在买小人书上。几年下来,他的小人书积攒了一箱子,没事翻看,或者照着临摹。过年时,他还为家住渔村的渔民叔叔、大爷们画“鲤鱼跳龙门”“庆丰收”等年画和玻璃画,尽管画的“四不像”,可还是受到大家的喜爱,在附近村屯,他成了知名的“小画家”。

随着年龄的增长,马翔的画技有所长进,读高中时,物理老师听说他会绘画,就找他画教学用的教具。1978年,高中毕业后,爸爸看马翔喜欢绘画,便送他去镇赉县文化馆师从李振亚老师,学素描和色彩基础,在那打下绘画基础。后来,他随父亲到月亮湖水库上班,成为月亮湖水库正式职工。虽然有了正式工作,但他一直没放弃绘画的梦想。于是,他参加了东北师大成人教育进修班,每年都有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恰巧教他基础课的老师是大安老乡秦秀杰。自此,一有时间,他就往秦老师那跑,学习绘画知识,由于勤奋好学,经过多年的基本功练习,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并尝试油画写生和创作。

在学习油画期间,欧洲17世纪比利时画家鲁本斯油画,色彩的饱满艳丽,造型的严谨细腻,构图的气势磅礴,让马翔迷恋。于是,他开始研习鲁本斯的古典画法,画出一些带有鲁本斯画风的人物油画。

马翔对绘画艺术的追求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在单位效益不好,自己家境一般的情况下,不顾爱人反对,于2015年,通过朋友介绍,他参加了中国油画院的进修班考试,并被录取。中国油画院,由当代中国著名油画家、博士生导师杨飞云教授担任院长,是集创作、研究、教学为一体的国家级艺术机构。在这里经过一年多的系统学习与油画训练,使他眼界大开,不但绘画理念发生了改变,绘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在北京,他看到了一些高水准的油画展览作品,杨飞云院长和其他老师精湛的油画技艺,对他影响很大。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他开始对欧洲各个不同时期的油画大师进行潜心研究,17世纪荷兰现实主义画家伦勃朗,西班牙油画大师委拉斯开兹,法国巴比松画派画家柯罗、印象派画家莫奈、毕沙罗、西斯莱,还有俄罗斯的特卡乔夫、谢洛夫等画家他都学习研究,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形成他现在的绘画风格。

从中国油画院学习回来后,马翔就着手对家乡的渔猎文化进行油画创作。他父亲是渔民出身,他工作的单位就是渔场,身边有很多打鱼的渔民,他了解渔民,熟悉渔民。他喜欢家乡山水的雄浑壮阔,喜欢家乡黑土地的神奇秀美。因此,马翔把绘画的主题锁定在渔猎文化上,用他的画笔,表达对家乡的情感和深深的眷恋。这期间,他创作了很多以家乡风景、人物以及以渔猎文化为题材的油画作品,并多次参加吉林省、白城市和大安市举办的美术作品展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嘉奖,为建设文明、和谐大安发光发热。

马翔爱好广泛,平时他边工作、边绘画,在绘画和工作之余还参加大安市教育合唱团的声乐学习,有朋友聚会时,他还会唱几句婉转悠扬的蒙古长调。业余时间,他还喜欢看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写书法、唱歌,这些爱好都是为了提高自身修养,滋养自己的绘画艺术。

马翔说:“绘画是门艺术,而绘画艺术,不单单是一种技术上的娴熟,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投入,一种与生存融为一体的那么一种默契,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悟,是生命的一种升华,每每一幅好的作品问世……它的产生过程,也许恰是思考的单纯所至。”2016年,马翔在中国油画院进修时的毕业油画作品《北方渔猎时节》,就是描绘月亮泡冬捕的劳动场景,表现了渔民们战天斗地的场面,渔民们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马翔创作的油画《北方渔猎文化系列—千里冰封捕鱼忙》,画面人物众多,节奏很难把握。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站位如何排列,比重如何协调,看似简单的场景,处理得不好,人物就会显得拥挤,画面就会显得凌乱、平庸。马翔把人物先分组再聚合,整体错落有致,如同一首音乐的音符般排布,和谐而统一。

“简约中求丰富,丰富中求简约。”马翔很注重遵循多样统一的艺术规律。他说,统一的色调、整体的造型是艺术语言的提炼,而在这种看起来灰灰的色调里,却在“微差中找变化”,远看凝练概括的规则外形之下,细细看来,肌理和晕染层次丰富,笔触轻松,形色相融,千变万化。“我喜欢找不同,不喜欢重复别人,也不喜欢重复自己。”每一幅新作,他都会探索和尝试一种新的艺术语言。马翔说:“我经历了东西方艺术最激烈碰撞的时代,体悟到了东方艺术的神韵和西方艺术的精髓,然后融入到自己的绘画技巧中。无论是写实的油画,还是充满中国风情的彩墨画,都彰显出我对美的理解。我认为,艺术家应该固守自己心灵的安宁以及艺术风格的自我张扬。”一位画家如何寻找到自己的绘画创作语言,马翔认为,要正确的观察物象,画出生活的真实感受,尽量用写生来做到,油画写生是观察事物最朴素、最真实、最能体悟感受的绘画手段。

马翔是个喜欢踏踏实实画好自己画的人,不喜欢跟风走。多年来,他老老实实地研究古代大师的绘画作品,诚诚恳恳地继承传统,不被当下时风和思潮所左右。因此,他的作品朴实无华、造型结实严谨、色彩沉稳厚重、耐读耐看。他说不反对创新,但是一个人的绘画风格不是刻意创作出来的,而是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日积月累,自然形成的绘画语言和风格样式。画家在长期的创作中都会形成自己的风格,从大繁到大简,需要体验生活,观察自然,向自然学习。马翔生活在渔场,春天,画渔民出船打鱼;冬天,画渔民冰面捕鱼,这是他绘画的根基,是一种表达渔民生活的艺术方式。在他的作品中,处处体现了渔猎文化的特有风格。同时,在他的作品中,也能看到他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

马翔对绘画艺术的喜爱与生俱来,后天的努力、勤奋、执着,造就他绘画成果颇丰,并获诸多荣誉。未来,马翔的绘画之路还很漫长,愿他的油画越画越好。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