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新闻
3上一版
 
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和从业人员实现“双增长”
换届纪律“六不用”
白城市四大行业整治公开举报电话
重庆红岩重型汽车博物馆开馆
图片新闻
杨小花办证记
郑万高铁全线轨通
图片新闻
乡土文化浸润课堂 留住乡愁强身健体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21年12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土文化浸润课堂 留住乡愁强身健体

●新华社记者 白丽萍
 

下午4点,下课铃声一响,王官营小学的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奔向操场。大家迅速排好队,左手持鼓,右手执鞭,伴随体艺老师有节奏的哨子声,打起太平鼓。

王官营小学是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王官营中心学校下辖的一所小学。在操场上,孩子们时而跳打、时而举打,动作起落有度,鼓声铿锵响亮。

兰州太平鼓历史悠久,相传已有600多年历史。每到过年,兰州城乡都会打太平鼓庆贺佳节。2006年,兰州太平鼓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兰州市七里河区王官营中心学校校长朱润东说,太平鼓里载着浓浓乡愁,鼓声一响起,兰州人的乡土情结就会被唤醒。

教育“双减”政策落地后,朱润东决定将兰州太平鼓传习引入学校课后服务,希望孩子们增进对乡土文化的了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如今,王官营小学的学生们每周都有一节兰州太平鼓传习课,学校会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和民间艺人走进课堂。此外,体艺老师会将这些传统艺术改编成适合小学生学习传承的表演形式。

王官营小学六年级(1)班的姬成涛练习兰州太平鼓已有一段时间。“每次村里响起太平鼓,我和小伙伴们都会跑去看热闹。”姬成涛说,鼓看起来很重,但长辈们的动作看起来很轻柔,这使我很好奇。

兰州太平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学。姬成涛说,打太平鼓花样很多,打一会儿就会满头大汗。

学校体艺教师毛玺平说,从击鼓到阵法的演练,孩子们至少要学一年,才能掌握基本要领。

“孩子们自从打上兰州太平鼓,精气神都不一样了,更加乐观自信了,身体素质也得到提高。大家对乡土文化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毛玺平说。

打太平鼓只是王官营小学课后服务的一门课程,学校还探索开发出狮子舞、武术操等乡土文化浓郁的课后服务活动。课后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希望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扎根’,让学生们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朱润东说。 (新华社兰州12月23日电)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