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风
市第七次党代会围绕未来五年白城发展的工作思路、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凝聚了发展磅礴力量,描绘了白城美好前景。在今后的工作中,白城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将如何贯彻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白城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副局长李晶波。
记者:过去五年,市政数局做了哪些富有成效的工作?
李晶波:市政数局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以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为目标,创造性、创新性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软环境建设标兵单位;被吉林省文明委分别授予全省文明单位和文明服务示范窗口荣誉。同时,我市邀请农工党员参与优化地方营商环境的做法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何维的批示肯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创新成立“零跑团”两项工作获省委书记景俊海批示肯定;我市信用综合指数排名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由前几年的排名靠后,最高时跃升至全国第24位,东北地区第2位,吉林省第1位。
记者:市政数局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李晶波:深入学习贯彻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市政数局将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抢抓机遇,奋力作为,在建设新时代生态白城、实力白城、美丽白城、幸福白城中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朝着党代会绘就的宏伟蓝图奋勇前进,以实干实绩跑好新赶考之路的“第一棒”。
记者:未来五年,市政数局将通过哪些举措推动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和本职工作不断向纵深开展?
李晶波:市政数局将以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为根本遵循,立足实际,科学谋划,确定“12345”总体工作思路,致力做好五篇文章,努力为白城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聚焦一个体系,做好全国信用示范城创建文章。扎实推进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围绕全国信用示范城市创建目标,提升信用监测排名,力争持续保持全国前列、全省领先,推动社会信用高质量发展。
二是突出两个服务,做好便民利企文章。完善“零跑团”服务功能,发挥“零跑团”服务的最大效能和效力,更大力度精准帮扶企业和群众纾困解难,打造“白字号”政务服务品牌。抓好“一个电话解难题”工作,时刻把群众诉求放在心上,始终把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第一原则,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三是强化三个支撑,做好基础保障文章。强化网络支撑,加强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和统筹管理,保障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安全稳定运行。强化数据支撑,紧抓部门信息系统接入进度,力争做到应接尽接、应录尽录,强力推动政务数据交换共享。强化平台支撑,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提升政府网站服务功能,强化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监管,确保政府网站安全运行。
四是深化四个改革,做好创新发展文章。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有序开展,努力将所有工程项目全部实现线上审批。推动“综窗”改革更加完善,进一步扩大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分类受理范围,努力实现企业群众“进一扇门,到一扇窗,办所有事”,切实增强办事群众、企业满意度。推动“一网通办”改革不断健全,进一步梳理公共服务事项,完善“一网通办”服务专区,推动更多部门、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推动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管理改革常态落实,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改革流程,规范改革行为,确保常态化开展。
五是围绕五大环境,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文章。重点围绕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要素环境和人才环境“五大环境”,在企业准入、政务服务、市场监管、司法保障等十个方面研究制定“十必须、十禁止”,持续擦亮白城营商环境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