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元旦,向坚守者致敬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2022年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元旦,向坚守者致敬

●本报记者 李彤君/文 王野村 张殿文/摄
白城市城市管理局洮北大队广场中队队员张新尉、代文静在执勤时发现有未戴口罩的市民,上前提醒其疫情期间做好个人防护,并提供了口罩给市民。
白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四大队阳光广场警务室中队长程兵带领同志在幸福街与中兴路口执勤。
特勤站的同志们对辖区人员聚集场所派出执勤力量前置执勤,确保出现警情第一时间处置,同时对聚集场所的动态火灾隐患进行排查。
白城中心医院急诊科抢救室内,医护人员在为一名心梗病人进行除颤。经过抢救,病人脱离了生命危险。
 

元旦,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很多人却选择留在各自的岗位上,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没有节假日,只有值班日、出勤日,这些人以自己的坚守为这座城市带来平安与希望。

节日里的“交警黄”

为了保证节日期间的交通安全,守护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平安,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元旦假期,白城市交巡警坚守在岗位上,他们执勤服上醒目的“荧光黄”成为百姓心中守护色,与节日红灯相映,成为这座城市美丽的风景线。

采取流动巡逻、定点盘查等措施,严查酒驾、醉驾、无证驾驶、准驾车型不符,机动车涉牌涉证和机动车超员等各种交通违法行为,维护道路交通秩序,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同时,对寻求帮助的人民群众进行服务。

2022年1月1日上午,天空飘着雪花,天气更加寒冷。白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四大队阳光广场警务室的民警们如往常一样从早8点接班后,就来到路面指挥交通,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

在洮北区幸福街与中兴路口,程兵中队长接受了记者采访。他告诉记者,今天除了出警,还是全天执勤。

就在采访过程中,一位中年大姐跑过来寻求交巡警帮助。这位大姐姓刘,中午她带着从外地来白城的80多岁老母亲到诊所治牙,可一转身的功夫老人走失了。刘大姐异常着急,还是好心的路人出主意,让她来找交巡警帮忙。

听完刘大姐的叙述,程兵立即找来一名警员将刘大姐带回警务室,处理此事。警务室通过查找监控,发现了老人的行走路径,又对该路径进行追踪,最后确定了老人的大致行动区域,警务室工作人员又协调相关路段的交巡警予以协助,经过20多分钟的寻找,终于找到了刘大姐的母亲。

程兵的老父亲已经92岁。今天元旦,程兵不能在家陪爸妈,执勤中他给父亲打了个电话。他说:“新年了,也没在家陪着您,很愧疚,但今天帮助一位走失的老人找到亲人,也挺开心的。”程兵的老父亲安慰儿子好好执勤,别牵挂家里,他特别理解并支持儿子的工作。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让我们向寒风中守护百姓平安的交巡警们——致敬!

节日里的“城管蓝”

当2022年第一缕阳光洒向科尔沁草原时,美丽的白城也迎来了崭新的一年。街路干净、树带整洁,城市环境井然有序。

白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洮北大队广场中队副中队长涂琳琳,一大早就带领队员们巡逻在辖区路段上。

虽然经过多次宣传,市容市貌有了大幅度提升,但依然有个别流动摊贩在路边售卖货品。涂琳琳和同志们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劝说。每天,她们重复着相同的工作:维护市容秩序、及时清理积雪、帮助有困难的市民群众,确保广场辖区内秩序井然、整洁通畅。新春将至,城管队员们努力给全市人民营造出干干净净迎元旦,清清爽爽过佳节的浓厚氛围。为此,她们付出了比平时更多的努力。

正值元旦,加之天气寒冷,广场上的人并不多。14时左右,中队队员张新尉、代文静在执勤时,遇到一位神色焦急的老大娘,见此情景,两人立即上前询问。老人姓周,女儿前两天给她换了新的智能手机,刚刚遛弯的时候手机遗失了。几千块钱的手机丢了,周大娘慌了神。可她又怎么也想不起来落到哪了。老人有心脏病,这一着急,呼吸也急促了,出现了心悸的症状,就在这个时候,遇到了巡逻的城管队员。

听了老人的讲述,张新尉先是安慰老人,然后询问老人是否有急救药品。听老人说兜里有救心丸,马上帮她掏了出来,放进嘴里,帮她缓解状态。待老人平稳下来后,两位队员询问了老人遛弯的大致线路,带着周大娘找起了手机。

她们一边寻找,一边拨打老人的手机号码。听着手机越来越近的铃声,终于在一片草丛中找到了手机。看到失而复得的手机,周大娘乐坏了。老人抓住代文静的手说:“这手机要是丢了,我这个年都过不好,太感谢你们了。”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代文静说:“无论大事还是小事,在我们城管队员的心中,都是老百姓的事儿,我们都要热情服务,尽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我们来自于人民群众,拉近我们与群众之间的感情,要靠我们的实际行动,这样更有利于共同维护管理好我们这座美丽的城市。”

走过2021年的春夏秋冬,城管队员们已经向白城人民交上了满意的答卷。新春伊始,万象更新,白城城管队员们依然在路上,以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续写城管事业新的篇章。

节日里的“消防蓝”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正是万家团聚的时候。可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全年365天箭在弦上、24小时守护着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

入冬以来,曾几次出现大雪降温的极端天气。白城工业园区消防救援大队上海街特勤站提前维护保养了所有消防器材,在对车辆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的同时,又为消防车辆增加了防护防滑链条、对消防通讯设备添加了防护套,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能够做到1分钟集合出发。

自消防官兵正式退出现役后,这些消防员退伍不褪色,继续在祖国发展建设中担当着重要角色。采访中,特勤站指导员曾细亮对记者说:“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气温较低,空气干燥,家家户户用电量较大,是火灾的高发期;同时,电线、配电箱老化导致的火灾也时有发生;还有因降雪导致路况复杂引发的车辆救援事故也很多。我们特勤站的全体指战员随时做好了处置突发事故的应急准备工作,服务人民群众,保护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提醒广大市民要注意用电安全和出行安全。”

消防救援队伍是一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队伍。别的职业可以在工作8小时后正常下班去陪伴家人,但消防员这一特殊岗位,却注定了他们特殊的使命。

元旦这一天,坚守在岗位上的特勤站班长向云洋曾参与过白城市双嫩高速公路液态氮罐车撞车事故处置和施工楼倒塌事故的救援任务,在第一时间抢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向云洋也以科学处置、反应迅速的良好表现,受到了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向云洋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市的一个小村庄,家中年迈的爷爷生活不能自理,父亲肺癌晚期。听到父亲病情加重,原本打算元旦休假的向云洋,面对繁重的执勤备战压力,毅然放弃了休假,选择留了下来。

回家,有无数个理由,但选择留在岗位上,只有一个理由:守护平安,是最执着的信念。

“我也想陪伴在家人身边,但我的肩上扛着责任,元旦、春节正是人民群众阖家团圆的时候,也是警情频发的时候,我要留下来守护人民的安全!”向云洋说。

中午,向云洋和家人通了个电话。他对同事说,这个电话,他聊了好久,却唯独没敢跟爸爸妈妈说哪天回家。

曾有人说:“消防员们以水为枪、以身为盾、挥洒热血青春,这是最难能可贵的精神。”正是消防员逆行的身影,守护了万家平安。

节日里的“天使白”

2021年12月31日的晚上,120急救车出了6趟车,第6趟急诊是从洮北区东胜乡接回患者进行急救。急诊室堆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医护人员推着重重的平车轮椅,奔忙于检查室与诊室之间,陪伴着患者与死神赛跑。

抢救工作一个连着一个,外伤、心梗、食物卡喉,各种抢救持续到2022年1月1日的黎明。

外科医生张维笑一夜没合眼,处理了40余名外伤患者,为5人进行了清创缝合。其中有一位老人因与家人闹矛盾,情绪激动,将自己的前颈部割开近10厘米的大口子,被家人发现后,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救治。张维笑接诊患者后,立即推入抢救室,给予生命体征监护,查看伤口,幸好老人没有割到颈动脉,但还是需要立即缝合、止血。但这位老人情绪很激动,拒不配合手术。见此情景,张维笑马上由“白衣战士”变身成“白衣天使”,对老人进行情感抚慰,耐心劝导,讲明伤情的严重程度,最终说服了老人,使清创缝合手术成功完成。

看到老人被推向病房区域,走出处置室的张维笑看了看表,此时时针已指向早上5点20分。

白城中心医院急诊科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重点科室,越到节假日,医护人员越繁忙。作为医院承接急难险重急救任务之一的急诊科全年无假日、24小时开诊。

2022年的元旦,趁着抢救工作的间隙,护士赵新发了个朋友圈:“要问我们新年愿望是什么?我们就希望,新的一年,天下无病!”

赵新家在外地,原本打算元旦回老家,但考虑到过节期间急救任务繁重,她主动放弃了休假,只在电话中给爸爸妈妈拜了个年,就投入到紧张的抢救工作中。

这世间本无天使,因常与死神厮杀,医务工作者才被视为天使。因为护卫生命,医护人员才被视为战士。无论是常态化的医疗救治,还是抗击疫情,这些人很平凡,但在濒危的生命面前,这又是一群最勇敢的人,他们既是天使又是战士。

2022年元旦这一天,原本有飘落的雪花,但很快就停了,是怕在外执勤的人太冷吗,还是想给忙碌了一天的执勤人员一条通畅的回家路?

坚守岗位的他们很普通,但正是他们构成了这座城市最丰富的色彩和最生动的风景。

新年的祝福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平安喜乐。”平安喜乐不会从天而降,生活如此美好,离不开坚守者迎难而上的智勇、离不开坚守者负重前行的从容、离不开坚守者无所畏惧的牺牲、离不开坚守者心怀大爱的笃定。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