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市乡宣)为落实全市乡村振兴创新区五大行动动员会议精神,市乡村振兴局第一时间研究谋划年度工作,突出“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谋划启动实施“巩固脱贫成效三项行动”。
实施“四网一点”监测行动。建立部门比对网,健全民政、教育、医疗、医保、住建、应急、农业农村等10个部门联动互动机制,逐月交换行业部门政策落实情况、行业监管情况、涉农相关数据,从面上加强致返贫隐患监测力度。建立驻村监测网,除在384个脱贫村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外,协调各县(市、区)在非贫困村选派落实乡村振兴指导员,实现第一书记和驻村指导员在919个行政村全覆盖,加大驻村监测力度。建立基层排查网,进一步明确村两委日常排查监测要求和调度体系。建立“一村一员”工作网,主要发挥好919个行政村共计933名防返贫监测专岗的作用,逐月开展入户排查,确保致返贫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设立巩固脱贫成效观测点,每个县(市、区)按照好、中、差标准落实3个观测村、每个村落实10户农户作为观测户,全市共计确定15个村150户,逐月调度情况,梳理出农户生产生活动态情况曲线、包保帮扶重点工作曲线,推动各项帮扶政策、各项行业工作更加及时、精准落地。
实施排查帮扶行动。排查方面,实施“3+9”排查月活动,利用3个月时间作为全面排查月,计划4月、8月、9月组织县、乡、村三级对全市所有农户开展三轮全面入户排查,做到不漏一户一人、全面排查和解决致返贫隐患。在其余的9个月,以“一村一员”防返贫监测专岗、驻村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指导员、村两委等,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受灾户、重病重残户、突出严重事件户、收入骤增支出骤减户等重点人群每月开展一轮入户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和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扶方面,计划在5月、10月组织开展两轮乡村振兴版“三帮扶一推动”活动,组织市、县、乡干部走进农户家中,帮助做好产业项目发展、乡村建设、环境改善、政策落实等工作。
实施“四叠加”增收行动。落实“两个高于”要求,针对脱贫户、监测户等低收入人群,叠加产业带动、就业增收、消费增收、创业增收四项措施,全力拓宽增收渠道,确保收入不减、稳中有升,计划年度增收10%以上。强化产业联农,指导县(市、区)用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涉农整合资金,突出肉牛、乡村旅游等重点,新上产业化项目19个,计划年度完成投资10亿元,并与项目建设同步健全联农带农机制。依托原有的252户带户龙头企业和451个带户合作社,继续加大育强力度,优选50户龙头企业、100户带户合作社,加大帮扶力度,推动发展壮大,提升带户能力和水平。今年,凡纳入防返贫监测工作体系的监测户,全面落实产业分红。原有的脱贫户,保持分红渠道不变;强化就业增收,重点是做好外出务工、就地就近就业两项工作,外出务工用好“春风行动”等载体,在去年脱贫户外出务工3.8万人的高基数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推介、服务力度,始终保持在全省第一的排位不变。就地就近就业重点是抓好乡村公益岗的开发,保持原有的公益岗总量不变,同时创新开展临时公益岗开发活动,结合疫情防控、秸秆焚烧等全市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发一批工期为2至3个月的临时公益岗,作为收入调节阀,帮助收入骤减、支出骤增人群提升收入。同时,继续发展帮扶车间和帮扶驿站,今年计划扶贫车间新增10%,并增加5个扶贫驿站,带动更多脱贫人口通过就业增收;强化创业增收,2021年全市小额信贷总量2亿元,占全省的三分之二,排名全省第一,得到省乡村振兴局的肯定,今年在这个基础上该局明确增长5%目标,通过努力,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为群众发展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消费增收方面,与市总工会联合发文,推动各部门运用工会会费采购832扶贫网网上商品、以及各村出产的扶贫产品,为包保部门运用工会会费采购扶贫产品打通渠道。同时,完成好财政预算单位年度采购扶贫农产品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