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前行 感谢有你
●本报记者 刘彤
这是一段艰难的日子,但是因为有你们的坚守而充满希望;这是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正是因为有我们的心手相连而更加温暖。
4月10日5时,镇赉、洮南、通榆驰援白城新一轮核酸检测的3支车队驶入主城区,迎着晨曦,200多名医务工作者迅速进入工作岗位。他们熟练规范的操作、对居民温馨的提示指导,让检测有序高效进行。
8时30分,欧亚购物中心60名工作人员在副总经理邓嘉鑫带领下开始给蔬菜打包。9个小时穿梭忙碌,成吨的蔬菜变身为近千份蔬菜包,志愿者、社区干部马不停蹄地送往千百个家庭。
19时,金碧乐府小区志愿者——洮北区文化小学教师孙丽娟,把两盒降血压药送到9号楼一位独居老人家里,“一定存好我的手机号码,有事随时联系我,药快吃完了提前跟我说,省的您着急!”
……
这就是白城,一座暂时静止的城市,却因每时每刻爱心和温暖的涌动,满是生机和力量。
爱未停歇,温暖延续,是医务工作者完成一批批核酸采样、一次次防控任务后防护服里的汗湿衣衫;是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高度服从调度、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的匆匆步履;是人民警察、城管队员、保供人员,为了城市的秩序和正常运转夜以继日的辛劳奔忙……正是有这样一群“逆行者”,与时间赛跑、与疫情竞速,我们的健康和平安才有保障。
爱未停歇,温暖延续,是社区微信群里单元长解难纾困“刷屏”的暖心话;是公众号、朋友圈里满满当当“顶流”的正能量;是深夜里居民送给小区防疫值守人员的片片暖贴和热乎乎的茶叶蛋;是平凡的你我足不出户、静待花开的默默坚守……白城人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体现出的价值追求和取向,正汇聚成强大的气场,展现着这座城市有力量,这里的人民有担当。
衷心说声谢谢你!感谢每一位逆风而行的你,感谢每一位无私奉献的你,感谢每一位善良有爱的你,感谢每一位默契配合的你。疫情的阴霾终会散去,回望这段日子,并肩前行、共克时艰的每一个温暖瞬间,我们一定会感谢和铭记。
平凡的值守 不凡的使命
●本报记者 张风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当一些阖家团聚、衣食无忧的人们,因为不能外出而略感烦闷时,还有一些人却有家难归、风餐露宿,坚守在静态管控一线岗位上。他们没有医务人员直面病毒的轰轰烈烈,也没有社区工作者的忙忙碌碌。但是作为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一环,这些包保单位工作人员,同样肩负着静态管控工作的重任,同样是我市战“疫”大军里的中坚力量。
“我吹过你吹过的风,这算不算相拥?算,属于密接……”4月9日上午9时,在洮北区农村经济管理总站包保的明仁街道文化社区明仁小区,值守工作人员张微正用扩音器播放自己编写和录制的静态管控宣传语音。轻松活泼的语言、爽朗明快的声音,既缓解了居民们的紧张情绪,又有效宣传了静态管控的要求。
工作人员刘春李再一次步行到几百米外的药店帮助居民取药。这活儿谈不上辛苦,也算不上复杂,是每个工作人员在值守时都会不断重复的一项简单任务,但对于居民们来说,每一份药品的及时送达,都是对生命和健康的尊重与呵护。
就在前一天,小区里一位独居老人家里没有大米了,但他既没有智能手机,也不会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订购。为了不让老人着急,值守工作人员张玉荣把自家大米无偿送给了老人,并拒绝了老人子女通过微信转来的钱。
工作人员王哲下午值守的时候接到8岁女儿的电话,女儿在电话里哭闹着要妈妈接她回家。原来,疫情防控开始后,王哲和丈夫各自工作在抗击疫情一线,将女儿送到了姑姑家,已经多日没有见面。此时的女儿敏感而又脆弱,每次跟妈妈通电话都会哭着要回家。一番解释和安慰之后,王哲挂断电话,转过脸去悄悄拭了拭眼角,就再次点开手机微信,继续统计居民订购蔬菜包的信息了。
尽管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但是这些值守的工作人员们却没有人计较个人得失。下午,明仁小区居民订购的20多个蔬菜包以及米面油到货了。已经下班回家的早班工作人员王丽和张慧,又特意从家里赶回来跟值班同事一起把蔬菜包分发到居民家。洮北区农经总站女职工居多,仅有的几位男性都主动承担了最艰苦的夜班。所以白天分发蔬菜包的工作,基本都落在了女职工身上。经济实惠的蔬菜包分量确实不轻,几位女职工拎起来颇为吃力,但她们仍然咬着牙,把蔬菜包送到了各家各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