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赫)随着我市疫情防控形势逐步稳定,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加快。全市规上工业企业167户,截至4月19日,累计复工复产141户,复工率84.4%;企业员工总数17334人,上岗员工9831人,返岗率56.7%。全市重点调度的50户企业,除季节性停产的商砼企业1户,实现全部复工,复工率100%;企业员工总数12599人,在岗员工7042人,复产率55.9%。
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得益于我市打出的一系列“组合拳”。
为全力保障企业防疫情、稳运行、早复工,我市成立复工复产工作专班,细化企业疫情防控全流程指导,坚持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常态化,强化员工行动轨迹管理,加强员工健康、行程监测。规划物流通道,对物流运输人员车辆实行闭环管理,建立外来人员缓冲区,对企业外来人员实现“零接触”。建立消杀专班,开展科学有效的环境消杀工作,确保不留死角,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必备的防疫物资储备。
积极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制定重点企业复工复产日程表,坚持企业复工复产日调度,发挥运行监测体系积极作用,动态掌握企业复工复产进程和生产组织情况,梳理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协调解决企业困难提报、分办转办、会商协调机制,采取清单化管理、台账化推进模式,确保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和事项快速解决。
开展助企纾困服务工作。结合“万人助万企”、市县领导联系服务企业等活动,开展援企服务。为企业物流开辟绿色通道,为员工返岗办理通行证、工作证。做好复工复产企业融资调查,强化银企对接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加强企业融资支持。加强企业用工供需对接,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加强复工复产企业煤、水、电、气、热等重点生产要素保障,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回归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