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化广场
3上一版  下一版4
 
好手艺的新品格
白居易爱竹
伏剑教子
庄子任漆园吏时做什么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5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居易爱竹

 

●范永林

《诗经·卫风·淇奥》有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自古文人比德于物,“竹”是君子挚爱的植物,也常常被赋予君子的品行。

早在《礼记》中,就赋予“竹”以人的品格。《礼记》用过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说深奥的礼是什么:“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礼对于人来说,就好比竹箭外面那层青皮,又好比松柏的内部实心。天下只有竹箭和松柏有此大节,所以才一年四季总是青葱不凋。

竹傲雪凌霜,青翠挺拔,其品德备受推崇。刘禹锡曾言:“高人必爱竹”。从南朝谢庄的“贞而不介,弱而不亏”到唐朝张九龄的“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从宋朝苏轼的“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到清朝郑板桥的“一枝一叶总关情”,竹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竹可怡情。说到爱竹的人,不能不提到白居易。白居易极爱种竹,一生以竹为伴,无论是在长安,还是在忠州、洛阳,他的住处都有竹可见。在渭村,他“引泉来后涧,移竹下前冈”。在忠州,他写道:“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后来他居洛阳,“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在杭州,郡中“小书楼下千竿竹”,在被竹林遮掩的书楼里读书岂不快哉?闲暇之余,“数篇对竹吟,一杯望云醉”,竹不仅美化了他的居住环境,更是他放松心情、陶冶性情的寄托,以至于他后来辗转任所思竹、恋竹。元和十五年(820年),白居易离开忠州返回长安,作《别桥上竹》“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这些穿破桥面不成行列的竹子,担心它阻碍了行人而会被损伤,表现了他在离别之际对竹的缱绻深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