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新闻
3上一版
 
有的地方本土传播尚未完全阻断
吉林革命军事馆文物史料征集公告
燃气安全小常识
新冠肺炎防控与心理干预100问
心理防护篇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22年5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冠肺炎防控与心理干预100问
心理防护篇


 

72.普通健康人群如何心理防护?

(1)正确认识自己的心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应激事件,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是十分正常的,不必过于抵触,接纳并调整情绪才能更好地生活和认识疫情。不良情绪可能影响休息及进食等,从而影响机体免疫力,不利于抵抗病毒感染,积极的心态有利于提高免疫力,对抵抗病毒有一定作用。

(2)客观认识疫情:新冠病毒传染性虽强,但目前大部分感染者表现为轻型或普通型,而完成新冠疫苗接种者,对新冠病毒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免疫力,无须过度担忧。

(3)适度关注疫情:适度关注官方公布的疫情相关信息,避免听信谣言,切勿因病例的数字增长造成过度恐慌,应积极了解防护知识,增强个人防护理念。

(4)积极沟通交流:交流是重要且有效的解压方式,通过电话、视频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沟通,相互鼓励,加强心理上的相互支持。

(5)丰富居家活动:适当增加线上交流及娱乐活动,可通过看电视、看书、听音乐、做瑜伽、下棋等不扰民的活动丰富居家生活,转移注意力,保持身心健康。

73.慢性病患者如何心理防护?

(1)慢性病患者需要定期去医疗机构检查治疗,疫情期间由于社区、医院等地方可能受到管控,不能按时就医,可能会耽搁病情,患者因此会产生焦虑、恐慌、愤怒等不良情绪,应接受疫情下就医及生活方式改变的社会背景,采用线上就医的方式,尽可能减少对身体及心理的影响。

(2)正确认识并宣泄自己的情绪,疫情下的应激反应及轻微不良情绪是正常的,应当积极自我调节,这样才有利于控制疾病。

(3)积极主动与朋友、家人交流,转移注意力。

(4)健康饮食,保证休息,适度锻炼。

(5)无法自我调节者,可联系专业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74.孕产妇如何心理防护?

(1)熟悉稳定的环境可以使个体更好地建立安全感。孕产妇应按照既往节奏生活,规律作息;饮食要营养丰富,避免暴饮暴食;正确认识疫情,避免听信谣言。

(2)正确评估自己的心理状况,勇于接纳不良情绪。孕产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大,轻度的抑郁、焦虑等是妊娠期、产后及疫情下的应激反应,不必过度紧张。如果消极情绪持续过久或者过激,难以摆脱,应当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3)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人要重视、理解孕产妇的心情,给予心理安慰与支持,帮助孕产妇改善不良情绪,保持身心健康。

75.儿童青少年如何心理防护?

(1)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合理饮食,增强机体免疫力。

(2)坦然面对焦虑、恐慌、烦躁等不良情绪,疫情下居家隔离期间出现上述负面情绪是面对应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要坦然面对并接纳。

(3)科学认识疫情,在家长的带领下,通过官方渠道了解疫情相关科学知识及疫情防控措施。

(4)积极学习情绪调整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等。

(5)丰富居家生活,适当增加室内运动及活动,可通过仰卧起坐、平板支撑、转呼啦圈等运动锻炼身体,通过听音乐、读书、绘画、烹饪、参与家务等形式增加知识和技能,从而获得心理满足感。制定规则和计划,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6)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

76.老年人如何心理防护?

(1)建立正确的防疫观念,不要盲目扎堆抢购药品、物资等,减少染病风险。

(2)积极沟通交流,可与家人及外界保持电话、视频等线上交流,增进感情。

(3)丰富居家生活,如通过打太极、跳舞、听广播、听音乐、读书、练字及养花等活动来调节情绪。

(4)有条件的社区、单位可给予高危人群适度安慰与帮助,建立帮扶小组,必要时可寻找专业人员调节老年人的情绪。

77.疑似感染者、隔离者、密切接触者如何心理防护?

(1)接受事实,积极应对,正确认识疫情。

(2)配合隔离措施是现阶段早期发现患者、切断疫情传播的最佳方式,积极主动配合工作人员的防疫工作,如体温监测及核酸检测等。

(3)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在隔离场所进行学习、工作、娱乐等,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烦躁、自卑、孤独、疑心、恐惧、失望及侥幸等不良情绪。

(4)积极沟通交流,学会倾诉,家人和朋友永远都是我们强大的后盾。

(5)负面情绪无法宣泄时,要联系当地及国家有专业的线上及线下心理援助人员,及时主动获取必要的帮助。

78.疑似感染者、隔离者的家属如何心理防护?

(1)通过打电话或发视频等方式,及时了解被隔离亲友的状况,在能力范围内给予适当的安慰与帮助,与亲友积极沟通交流,建立相互支持的心理屏障。

(2)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测体温,注意自己有无发热、咳嗽、咳痰、咽喉不适及乏力等情况;若出现疑似症状,保持冷静,及时联系防疫人员,配合检测。

(3)通过看书、听音乐、玩游戏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自我调节不良情绪;一旦觉得负面情绪无法排解时,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团队。

(4)规律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增强自身抵抗力。

79.确诊感染者如何业理防护?

(1)正确认识疾病:确诊感染者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容易产生恐慌、焦虑、孤独、悔恨、自责、抑郁及愤怒等心理,要接受现实,客观评估。现在,我国防治新冠肺炎的技术与经验已经取得很大进步,完成疫苗接种的人具备一定的抵抗力,而且大部分感染者表现为轻型及普通型,积极配合治疗完全可以治愈。

(2)积极与家人、朋友联系沟通,获得亲友的安慰支持。

(3)保证规律的作息,合理饮食,提高免疫力,帮助机体战胜病毒。

(4)如果不良情绪无法缓解,应当主动联系专业人员,获取帮助,避免情绪恶化。

80.一线工作人员如何心理防护?

(1)实行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保证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人员、转运者及志愿者等一线工作人员有完善的防护措施,改善其工作和休息环境,保证一线工作人员饮食、睡眠充足及物资供应充足,避免后顾之忧。

(2)工作人员出现恐惧、抑郁、焦虑等情绪时,应与团队成员多沟通。团队内尽量配备专业的心理工作人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也可向一些心理机构寻求援助。

(3)与家人充分沟通,了解彼此的身心健康状况,避免过度担忧。

81.一线工作人员的家属如何心理防护?

(1)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疫情及一线工作人员的职业属性,对国家防疫政策、防治技术与经验保持信心。

(2)家属应当理解并支持一线工作人员,尽自己所能,让他们无后顾之忧,从而可以安心地全力奋战,争取早日消灭疫情。

(3)居委会、工会等相关部门应当关心一线工作人员的生活问题和心理问题,通过各种途径提供物质和心理援助,让一线工作人员无后顾之忧。

预防并消灭新冠肺炎不仅仅是一场全民狙击战、总体战,也是一场心理战,考验的是我们的耐心、信心、爱心和决心,我们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恐慌、担忧与焦虑,有问题及时寻找各种正确的途径去获得帮助。国家与各地方都有专业的心理卫生协会提供帮助,下面是陕西省心理卫生协会及其理事单位的信息,需要者可及时联系获取帮助。相信党和政府一定会带领全国人民战胜疫情。(未完待续)(白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供稿)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