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绿电园区10万千瓦风电场建设项目简介
项目预计总投资5.4亿元。
项目计划安装20台单机容量5.0MW风力发电机组,本风电场配套建设1座220/35kV升压站,建设220kV出线1回,主变1台,35kV集电线路4回及工程道路,计划占地面积16.8万平方米。
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3.02亿元,利润4.67亿元,税金0.12亿元。
铅碳电池生产项目和废旧铅蓄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简介
项目预计总投资40亿元。
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GW铅碳电池和年处理20万吨废旧铅蓄电池综合利用的能力。项目一期建设年生产5GW铅碳电池生产线和年处理20万吨废旧铅蓄电池,主要建设综合楼、研发楼、蓄电池生产厂房、综合库房、降压站、废水处理站、废电池处理厂房、熔炼及精炼厂房、电解厂房、制氧站及附属设施,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一期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9.47亿元,利润0.56亿元,税金0.86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可达80亿元,利润2亿元,税金3.2亿元。
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和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简介
项目预计总投资14.7亿元。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碳/碳复合材料制品2万件和5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能力。计划建设生产车间11座、仓库3座、办公及宿舍楼1幢以及配套生产生活设施。新建生产设备设施包括粉碎、筛分设备,中温、高温改性设备,均匀化设备,浸渍设备,CVD设备,机械加工设备,检验分析仪器等。新建公用工程、生活设施包括供配电系统、供水系统、采暖系统、消防系统等。总占地面积9.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1万平方米。
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7.2亿元,利润1.17亿元,税金0.45亿元。
年产5万吨高功率负极材料项目简介
项目预计总投资11.7亿元。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5万吨高功率负极材料的能力。计划建设生产线4条,引进配套设备150台(套);建设负极生产、石墨化、粉碎、烧成、筛分、五金机修车间;建设石墨化、原材料、半成品、负极成品仓库;建设研发中心、办公楼、辅助用房及配套的消防(循环)水系统、总配电间及氮气站、事故(初期雨水)池等。总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
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7.6亿元,利润3亿元,税金1.37亿元。
春回洮北大地,万物生机勃发,重点项目迎春破土,建设正酣。
走进白城绿电产业示范园区项目工地,一辆辆挖掘机和工程车往来穿梭,一个个施工人员干劲十足,一批新能源好项目陆续开复工……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建设激情扑面而来,处处涌现着加快新能源项目建设的活力,孕育着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机,犹如一颗颗饱满的种子播撒在洮北希望的热土上,成为厚植洮北区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动能”。
低碳发展,绿色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加快能源转型提供了方向指引。
2021年3月,省能源局下发《关于支持白城市建设绿电产业示范园区有关意见的通知》,正式批准白城绿电产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在全省率先开展示范。
园区批复后,洮北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和全球气候峰会讲话精神为遵循,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省能源局的科学指导下,抢抓“双碳”机遇,以资源为依托,以产业为重点,以绿色低碳为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白城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为目标,规划建设“白城绿电产业示范园区”。
为全力构建全方位、多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新能源发展格局,洮北区联合市区相关部门,立即成立白城绿电产业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以洮北经开区为园区综合指挥部,密切协作、合力攻坚,形成了组织化、体系化、实体化抓落实的工作合力,举全区之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搭建园区运行体系,加快园区招商引资步伐,全方位有序地推进园区建设,致力把白城绿电园区建设成为吉林西部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2022年春季项目集中开工以来,洮北区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破难题、疏堵点,科学统筹、多措并举,严格落实企业和属地主体责任,以疫情防控的严密措施护航项目建设,抓住有效项目工期,强力推进项目进度,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复工建设正以时不我待的姿态拉开洮北区2022年白城绿电产业示范园区重点项目建设的序幕,吹响了洮北早干快干大干抓项目的“冲锋号”、扣响了“发令枪”、启动了“加速跑”,全区上下正以奋斗者、奔跑者的姿态,一路高歌猛进、劈波斩浪,共同奏响“春天乐曲”。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好项目就是“金种子”,为大力推进能源革命向纵深发展,洮北区紧紧围绕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扎实落实市委“一城三区”安排部署,瞄准“六新产业”发展方向和“四新设施”建设重点,立足洮北优势,释放洮北潜力,以高质量项目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育先机、开新局,量身定制“绿电引擎”,把白城绿电产业示范园区作为“一号工程”加快推进,聚焦打造“陆上三峡风光”,以实现清洁能源本地消纳为目标,突出以低成本电价“洼地”,撬动项目集聚“高地”,积极发挥主导产业带动、有效投资拉动的重要作用,以奋勇争先的姿态和气魄在白城绿电产业示范园区项目建设中拿出了大作为、展现了新气象,乘势掀起新一轮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热潮。
2022年全省春季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洮北区春季集中开工项目19个、新建项目11个、续建项目8个,总投资128.56亿元。其中,白城绿电园区10万千瓦风电场建设项目、铅碳电池生产项目、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和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年产5万吨高功率负极材料项目等示范项目在白城绿电产业示范园区集中开工,为洮北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注入新动能。
推进白城绿电产业示范园区重点项目,是洮北区赢得发展先机、促进转型创新的关键所在。据洮北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白城绿电产业示范园区以洮北区为中心整合100公里半径内约2300万千瓦的风光资源,以碳中和为主攻方向,打造‘绿色、智能、低电价’园区,通过新能源配套电厂、增量配电网,背靠大电网调峰的供电模式,吸纳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技术、高附加值为特性的产业化项目在园区落户,实现本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也为洮北区构建清洁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下好“先手棋”,抢抓“黄金期”,为强力推进白城绿电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洮北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集中整合优势资源,科学规划产业板块,强化人才支撑,汇集各方力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奋斗者的姿态跑出项目发展的加速度,着眼建强基础功能,按照园区建设规划,聚力推进半径100公里的清洁能源供应基地、占地50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以及相应的配电网络建设,加快提升项目聚集承载功能。
同时,着眼建好运行机制,引入智能化管理技术,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营机制,将真金白银的惠企助企政策落实到位,集中力量破解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难题,全力提升园区的发展竞争力和环境吸引力,并以着眼抓热入园项目为主要抓手,促进谋划项目数量、质量“双提升”,以项目之“进”支撑发展之“稳”,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高质量项目,在积蓄经济发展后劲上下功夫,使可操作、能落地、质量高、效益好、示范作用强的项目在洮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更强后劲。
项目就是发展,项目就是未来。面对机遇与挑战,洮北区将继续深入贯彻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坚持“投资稳增长”工作思路,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理念,抢抓机遇、把握时机,全员发动、开足马力,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实施,以白城绿电产业示范园区为重要资源优势聚集地,对新开工项目早开工、早建设,对续建项目早竣工、早见效,对拟建项目早筹划、早实施,探索清洁能源优势充分释放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打响“无限风光在白城”的“金字招牌”,为洮北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引擎”和“硬支撑”。
“项目是稳增长的‘压舱石’,白城绿电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设为洮北区经济持续向好注入了‘强心剂’,洮北区必将厚积薄发、合力攻坚,力争2025年,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低用电成本优势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本地消纳清洁能源装机超过500万千瓦、年供电120亿度,将绿电园区打造成低碳经济先导区、用电负荷集聚区、电力改革示范区,撑起洮北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洮北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招商引资紧锣密鼓,项目建设热火朝天。抢工期、赶进度,走进洮北区项目建设现场,处处涌动着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放眼望去,看到的是激情、是信心、是希望,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催人振奋,让人切实感受到了急切奋进的足音,洮北正以实际行动争做新能源产业发展浪潮中的“主角”。
一幅幅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一张张蓝图正逐步变为现实,随着白城绿电产业示范园区项目的启动实施,必将为洮北区在新一轮发展中晋位赶超、争创一流,提供强劲动能、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