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3上一版
 
“是总书记的嘱托给我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
防 控 篇
青藏高原等区域将新设一批国家公园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5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
防 控 篇


 

二、个人防护指南

1.讲究个人卫生:(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胳膊肘掩住口鼻,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口。(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水洗手,用干净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或咳嗽)后,应立即洗手。(3)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疲劳过度。(4)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如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小贴士:咳嗽、打喷嚏时不要用手捂,因为罹患呼吸道传染病时,咳嗽、打喷嚏,会释放大量病毒,病毒数量常常以万计。病毒污染手之后,人们往往不能及时洗手,导致手接触的地方也会被病毒污染,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桌面等物体表面,很容易导致其他人感染。

2.正确选择口罩:口罩能够将环境中的细菌、空气中的雾霾和灰尘与人的呼吸道隔离开,对防止呼吸道感染病菌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口罩主要分为以下四类:普通棉布口罩、一次性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口罩(如N95口罩)。

(1)普通棉布口罩的优点是可重复清洗使用,但防护效果无法保障。其鼻孔两侧漏气太大,口罩内面接触口鼻的部分会留有唾液,若不勤于清洗,容易滋生/细菌,不符合卫生要求;棉布口罩的纤维一般都很粗,无法有效过滤较小的微粒,且大多未通过国际安全认证,防护效果并无保障。

(2)一次性口罩以无纺布为主要材质,过滤效果比棉布口罩稍强,通常在普通医疗环境使用;在疫情高发地区,对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效果并无保障。

(3)医用外科口罩用于隔离飞沫,有阻水、过滤、吸湿功能,过滤效果好于一次性口罩,可阻隔大于5μm的颗粒,但密合度不如防护口罩。

(4)防护口罩(如N95口罩)是在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制定的9种标准中,感染防护的最低标准,价格便宜,易于被医疗机构等采用。它对非油性0.3μm颗粒的过滤效率大于95%,与面部有良好的贴合性。

另外需注意,N95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而是一种标准,所以只要符合N95标准,并且通过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审查的产品就可以称为N95型口罩。

对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如果是去人流量不大的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都可以;如果会接触到病人,或去疫情高发区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则要佩戴防护性能更强的N95口罩。

3.佩戴口罩注意事项

(1)佩戴口罩前要洗手,去除手上的细菌、病毒。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

(2)佩戴口罩时,一般浅色面朝内,深色面朝外。为更好地发挥口罩的防护作用,在佩戴口罩时尽量收紧口罩的松紧带,压紧鼻子两侧的铝片,检查鼻部和下颌是否能与口罩完全贴合。如果贴合不紧密,病毒可能会趁虚而入。

(3)戴上口罩后,由于被过滤的物质都吸附在口罩外侧,因此,尽量不要触摸口罩外侧。

(4)摘口罩时,也尽量不要触碰口罩外侧,用手摘掉耳朵或头部的松紧带即可。摘下口罩后要洗手并将不用的口罩消毒或单独密封后,扔进有害垃圾桶里。

(5)口罩要专人专用,一次性口罩最好不要重复使用;棉质口罩要及时清洗消毒,以防滋生细菌。

4.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1)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身体状况各异,有些患心肺疾病的人佩戴口罩后会感到不适,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这些人需遵从医生的嘱咐。

(2)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脸型较小,建议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儿童专用防护口罩。

(3)孕妇佩戴防护口罩时,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好的产品。佩戴前咨询医生,确保自身身体状况适合。

5.正常无症状者或轻症要求居家隔离者,如何调节自己的压力?

(1)有节制地获取信息。随着网络、自媒体的普及,消息层出不穷,真假难辨。过度阅读,可能会徒增自己的焦虑、恐慌情绪。要学会有选择地获取信息,如每日定时关注权威专业机构发布的客观信息,以此来判定自己的担忧是否合理。

(2)正视并接纳自己的焦虑情绪。新型冠状病毒是全新的病毒,存在不确定性,焦虑、恐慌属于正常情绪反应,大家应该客观、从容面对,理性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3)保持正常生活节奏、作息规律,制订作息时间表,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睡眠。

(4)可适量进行室内运动。体育运动不仅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可减轻焦虑、保持良好心态。

(5)通过看电影、阅读书籍、跟朋友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听轻松、愉快的音乐,缓解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6)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做瑜伽、冥想、打太极等。

(7)正向思维、积极关注。告诉自己:不能肯定将来会怎样,但这一刻我仍然拥有健康,我可以继续努力生活。即使我真的生病,也会有很多人陪伴我一起面对。

6.如遇住院隔离,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1)首先清楚察觉自己的情绪。受到突如其来的人身自由限制,个人有可能出现不满、恐慌、不知所措甚至愤怒等负面情绪。暂时的情绪波动是自然反应,不必过度紧张,努力自己调节,克服负面情绪。

(2)隔离但不能隔断联系。通过通信工具向亲友倾诉,让自己有发泄情绪的渠道。与遭遇同样境况的朋友倾诉、互相鼓励。保持对他人的关怀,保持与外界的联系。

(未完待续)(白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供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