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薄秀芳
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财政局党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调动全局14个支部共300余名干部志愿者下沉到白城经开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负责包保11个小区60栋楼274个单元2468户居民。他们在协助社区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想群众所想,急居民所急,解决了老百姓在防疫期间一个又一个困难,深深感动了小区的居民们……
4月19日,一位刚出院的八旬老人需要被抬上楼,但因人手不够,家属很着急。得知这一情况,志愿者苏蕴梅和乔宇与其他人合力将老人一步步抬上了4楼家中。在主城区实行静态管控期间,一独居老人因手机故障,其子女联系不上母亲,万分焦急。志愿者李浩然、周游接到老人子女的求助电话后,第一时间前往老人家中了解情况,随后,周游驱车到老人子女居住的小区,拿回一部手机并耐心指导老人如何使用。还有一位居家老人意外骨折,由于子女均在外地,身边仅有刚做过手术的老伴儿,志愿者张明达与李光耀得知后,当即陪老人前往医院就医,主动为其垫付医疗费,并全程陪同老人做检查。
志愿者安丽娜负责包保小区所有居民的生活物资统计工作,完善物资登记台账。她的丈夫是消防工作人员,夫妻二人都坚守在抗疫岗位,家中留下年幼的儿子和年迈的父母。抗疫期间,安丽娜日夜忙碌在战“疫”一线,统计数据、联系社区,是重要的数据“中转站”。主城区开展首轮全员核酸检测期间,在工作岗位上的安丽娜忽然晕倒,被同事紧急送到医院,医生说她是劳累过度、休息不好造成的。在领导的再三要求下,安丽娜才回家休息。但两天后,她再次回到工作岗位。即将退休的杨长友在4月3日凌晨接到单位干部职工立即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他毅然投入到一线工作,并主动承担起值守夜班的任务,忍受着多年的腰伤,坚守在防疫一线,站好“最后一班岗”。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曾经负责安保押运的工作人员变身为服务居民的物资保障志愿者,为解决包保小区居民生活物资问题,志愿者们开着押运车送粮油、送蔬菜包及生活必需品。主城区实行静态管控期间,他们连续工作14天,平均每天爬楼600多层、卸装生活物资1000余公斤,总计派送蔬菜包、水果包、肉包等生活物资6000余袋。
正是这满腔的为民情怀,正是那勇于承担的肩膀,在危难时刻迎难而上、甘于奉献,用自身的行动换取居民的安心。市财政局的志愿者们坚守在战“疫”一线,守护着美丽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