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倾心育桃李 师德润心田
奉献不言苦 追求无止境
一纱一线织出绚丽人生
战“疫”必将有我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5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纱一线织出绚丽人生
——记吉林四季盛宝纺织有限公司织布分厂挡车工陈晓辉
陈晓辉每班要走6个小时。 本报记者王野村摄
 

●本报记者 张赫

吉林四季盛宝纺织有限公司织布车间,纺纱机器不停地运转着。30摄氏度左右的湿热空气,不绝于耳的机器轰鸣,飘舞的细微棉絮直钻耳鼻……织布女工陈晓辉戴着口罩,在布机前走动,不时将断线头接起。

初见陈晓辉,中长发,个头不高,身材瘦削挺拔,气质干练大方。她带着记者参观车间,一路上,她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生产线,哪里“绊线”了、哪里“断头”了,陈晓辉只要眼睛一扫,就能在成百上千个线头中精准定位“瑕疵”,将问题轻松解决。

在车间待了不到10分钟,记者就熬不住了。“我们这儿四季如夏,热得像蒸笼。”说笑间,陈晓辉抬手将鬓角淌下的汗珠擦掉。30多摄氏度的室温,七八十分贝的环境噪音,这个外人看来条件艰苦恶劣的生产车间,却是陈晓辉成就感、价值感的“诞生地”。

1999年4月,陈晓辉进入白城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进厂没几年,工厂改制为民营企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她一直从事织布车间挡车工作。在纺织厂,织布挡车工是最累、最辛苦的岗位,而且工作环境闷热噪声大,常人难以忍受,可她不怕艰辛,把“要干就干到最好”当成努力的方向,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操作水平,她虚心向老师傅们学习,不断弥补自己技术上存在的缺陷,在很短的时间里,她的操作水平就名列分厂前茅,在产量、质量方面脱颖而出,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拥有过硬的操作技能是立身之本。工作中,她总是比别人提前到岗,做好班前交接工作,为了提高布机效率,她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总是小跑似的处理停台,争取每一秒钟,不会因为自己操作的原因而影响布机的效率。在新品种上机出现不常见疵点问题,她会利用下班时间,在车间配合教练员共同研究,反复探讨,对如何解决该疵点、如何避免连续性疵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凭借精湛的技术,陈晓辉在纺织中树立了新技术、新规范的样板。在生产合股中长仿毛面料时,针对单多股较多错支问题,她与教练员共同研究,反复探讨改变传统的检查方法,创造了三段结合法,利用眼看、手摸、经纱布面相结合的办法,有效解决此问题,为公司经济效益提升作出了很大贡献。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陈晓辉还非常注重技术传承,不遗余力、倾囊相授,为公司培养了一大批一线娴熟的操作技术人才。她热心带徒弟,帮助她们提高业务水平,在她的熏陶下,徒弟们无论从思想政治方面,还是业务技能方面,各个都成为车间中坚力量,骨干分子。

从1999年至今,陈晓辉连续多年被评为公司生产标兵、“三八红旗手”,2015年荣获了白城市“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荣获了白城市“白城好人·最美职工”称号,2019年荣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荣获了白城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要说这些年来获得过多少荣誉,陈晓辉自己也记不清楚了。她说:“在获得这些荣誉前,我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纺织女工,纺织工的使命只有一个——纺出品质更好的纱布。”

行业需要坚守,技术需要反复磨练和钻研,但这需要责任,更需要一种螺丝钉般的工匠精神。陈晓辉说:“每位一线工人,只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为行业发展添砖加瓦。”是的,陈晓辉用她22年的坚守和行动,诠释了人生追求,用真诚和奉献书写了更加绚丽的人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