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乘坐电梯注意事项:①进入电梯后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②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电梯内的物体表面。③按按钮时可用肘部触碰或用手垫着纸巾触摸。④勿倚靠电梯门或电梯内面。
(7)出家门的管控区、防范区、“无疫小区”居民注意事项
①管控区居民注意事项。管控区实行“足不出区,有组织地参与小区内志愿服务活动,严禁聚集”政策。小区居民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防护:a自觉落实管控措施,积极配合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工作。b在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到社区指定地点领取保供或配送物品。c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餐具清洁和消毒、居室通风等措施。d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要及时告知工作人员。
②防范区居民注意事项。防范区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规模”政策。小区居民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防护:a严格控制人员聚集,从严落实进入室内公共场所预约错峰、测温、扫吉祥码、戴口罩等措施。b划定购物区域,限制购物时间,实行错峰出门。c不要在餐饮场所堂食。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限制客流,购买物品后要及时离开。③“无疫小区”居民注意事项。“无疫小区”实行“足不出区、错峰下楼、避免聚集”政策。小区居民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防护:a外出不要用手直接触摸电梯按键,减少交叉接触,低楼层尽量选择走楼梯,不触摸楼梯扶手。b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出行务必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及以上防护级别口罩,不随地吐痰,不触摸眼、口、鼻。c购物、理发时,服从秩序管理,尽量少触摸店内公共物品,避免喝水、进食、交谈,口罩非必要不摘除,及时离店。d小区内活动时,切勿聚集,要与他人保持至少一米以上安全距离,尽量不要触摸公共物品,使用过的口罩装袋密封后丢入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e居民购物回家之后,外套直接挂在门口。用消毒剂对物品的外包装进行喷洒消毒,之后执行手卫生,并用清洁纸巾蘸取75%酒精擦拭清洁手机。
5.城市运行保障人员防控要点
(1)城市运行保障人员工作时如何做好防护
城市保障人员主要包括从事公共事业、公安、农贸市场、快递、客货运输、社区管理、志愿服务等人员。各类人员要根据所接触的人、物、环境的风险,规范使用合适的防护用品:①不直接接触风险人、物、环境等,如果主要在室外环境工作,如交警、水电煤气室外维修人员、货运司机等,适用于防护用品两件套,即一次性医用口罩和手套;如果主要在室内密闭环境工作,可以采取一级防护五件套,即在前面两件套的基础上增加隔离衣、帽子、鞋套。②对于直接接触风险人、物、环境,以及进入封控小区或场所的室外工作人员,如道口检查人员、核酸采样辅助人员、志愿者等,适用于增强型一级防护,即在一级防护的基础上,将口罩替换为KN95或N95级以上防护级别的口罩,并增加护目镜或防护面屏。③对于直接接触风险人、物、环境并进入封控小区住户或场所室内的工作人员,如上门开展水电煤气维修人员,测量体温、核酸采样、配送物资、垃圾清运等工作人员,适用于二级防护,在增强型一级防护的基础上,将隔离衣替换为医用防护服,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大白”。使用后的个人防护用品,应在指定脱卸点规范脱卸,并放入医疗废弃物袋中,封闭打结,医疗废弃物袋外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这样才能规范地完成个人防护全过程。
(2)城市运行保障人员回家时如何做好防护
①进门准备工作:a门口准备口罩丢弃的垃圾桶或者袋子(可密闭)。b进门尽量不要接触家人和物品。c外套、鞋子(特别注意鞋底)、背包等放置在固定房间的通风处。d随身物品要妥善放置和消毒,如手机、钥匙、门禁卡、手表等可进行擦拭消毒。
②进家门以后:a先打开窗户通风,建议通风时间20~30分钟。b家中免疫力相对较低的孩子和老人,非必要不进入污染区,进入之后必须要进行手部和全身的消毒清洁。c家中有宠物的,消毒时让宠物待在安全的地方,清洁通风完毕后再放出来。在完成个人清洁前,确保与宠物无接触。d尽量不要外出,可在家进行适度锻炼,多饮水、注意饮食健康均衡,注意多休息。
(3)志愿者疫情防控管理规范
①就地、就近、就便:志愿者要遵守“就地、就近、就便”的原则开展志愿服务,尽量避免跨区域流动。②掌握科学方法:上岗前要学习掌握必要的防护用品使用方法和日常防护、消毒知识。③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上岗前要持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或现场进行抗原试剂盒检测呈阴性,方可上岗。④防护用品达标:在封控区从事志愿服务或协助核酸检测志愿者,要按照“二级防护”标准配备医用N95口罩、防护服、防护帽、防护面罩、防护鞋套、手套;在其他区域从事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至少要配备医用N95口罩、隔离衣、防护帽、手套。⑤4小时内更换1次口罩:配备的医用N95口罩,头戴式优先,建议每4小时更换一次。⑥做好手部清洁:手消尽量保证每半小时1次,手部清洁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⑦室外错峰高效用餐:志愿者尽量保证室外用餐、错峰分餐、高效进餐,与他人保持3米以上距离。⑧每日进行核酸检测:按照统一要求,每日进行核酸检测或者抗原试剂盒检测。⑨按标准穿脱防护用品:配备的防护用品穿脱要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具有条件的社区要提供单独的穿衣间和脱衣间。⑩医疗废弃物处理:医疗废弃物要按照要求存放在指定地点。实行闭环管理:志愿者实行闭环管理,具备条件的社区提供带独立卫生间的单人单间;不具备条件的,志愿者要单独居住,严禁聚集居住,回家前做好自身清洁和消毒。居家健康检测7天:志愿服务期满后,居家健康监测7天,按统一要求接受核酸检测或进行抗原试剂盒检测。如体感不适,及时向所在社区报备。遵守规则规范:志愿者要遵守工作规范,服从工作人员安排,不擅自行动,工作态度要积极热情,遇到问题保持客观冷静,及时与工作人员沟通汇报。
6.已复工人员防护注意事项
(1)办公区域防护
①个人防护:a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特别是近期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员工,应及时就医,不要带病上班。b熟知新冠肺炎等传染病各项预防措施,遵守有关规定。c清洁双手前不要触碰口、眼、鼻;接触公用物品或其他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及饮食前后,须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剂。d咳嗽、打喷嚏时用肘部或纸巾遮掩;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箱内。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进行社交。e建议走楼梯。
②办公环境:a通风时,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保证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厢式电梯换气扇和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运转正常。b单位应在办公区域洗手处为职工提供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设施正常使用,保持清洁干爽。c对职工接触较多的桌(台)面、电脑、门把手、水龙头、扶手等公用物品和部位进行预防性消毒,及时清理垃圾。d在办公场所公共区域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控知识及相关健康提示,利用显示屏等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提高员工的防控意识和能力。e单位准备适量口罩、体温计、碘伏等卫生防护用品,提供给身体不适的员工使用,并协助其及时就医。
(未完待续)(白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