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晴
十八九岁正是朝气蓬勃的年纪,当年王明海作为一名学徒维修工来到通榆县环境卫生管理处,凭着真诚肯干,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为守护美丽的市容环境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如今28年过去了,王明海将青春和汗水全部投入到了环卫工作中,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今年他荣获了白城市五一劳动奖章。
工作中,他是个责任心特别强的人。对于领导分配的工作,他从不讲条件,不计较个人得失,每次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都能出色完成,始终保持服从大局的优秀品质。垃圾清运工作又脏又累,更要有过硬的技术支撑。王明海在努力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同时,更是刻苦钻研各种车型的性能和操作技巧,任何一种环卫特种车辆他都可以熟练驾驶、精准操作。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王明海放下与家人春节的相聚,在完成日常垃圾清运的同时,又主动参与到收集隔离人员垃圾和废弃口罩的工作中,并肩负起全县91个弃管小区的垃圾清运工作。由于春节期间垃圾量骤增,垃圾量较大的小区甚至一天进行两三次清运。他冲锋在前,穿梭在各小区中间,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最大限度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当年,三场台风接连降临通榆县城。9月3日23时,通榆县城管局党委下达指令,5600明渠低洼处有渗水的危险,情况十分危急。在领导的安排下王明海与通榆县环境卫生管理处19名防汛突击队员立即出发投入抢险“战斗”。经过一夜的奋战,他和同事们在漏水点投放编织袋500多个,装土10多立方米,叠设防水坝50延长米,全力配合兄弟单位有效防止了明渠的渗漏。天还未亮,抢险归来的他没有片刻休息,就又开着罐车到城区低洼地段的廉家窑、铁西等居民区进行排涝抽水作业,全力清除积水,保障了居民人身及财产安全。
同年初冬,通榆县突降大雪,在领导的安排部署下,王明海第一时间来到车场,迅速与车场司机装运融雪剂52吨。装完融雪剂顾不上满身汗水又转身跳上撒布机,开始对城区各条街路进行扬撒融雪剂,融雪剂撒完又驾驶清雪车辆参与清雪作战。饿了就吃口盒饭,渴了就喝口冷水。三天两夜的扫清雪过程中没喊一声苦、抱怨一声累。看着露出本色的街路,王明海深深舒了一口气,露出了他憨憨的笑容。像这样连轴转的清雪作业对他来说是冬季的常态,辛苦也被他轻描淡写地说成“习惯了”。
2021年3月29日,通榆县一企业突发火灾,附近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紧要关头,王明海请缨与20名抢险队员,驾驶20辆环卫特种车辆迅速赶到火场,协助消防支队勇斗火魔,有效控制了火势蔓延,为灭火工作赢得了时间。虽然明火控制住了,但由于粉碎的秸秆堆面积大,着火点遍布多处,给救火工作增加了难度。整整5天5夜,他和队员们不敢有一刻松懈,渴了饿了,匆匆吃一口便饭喝口水又返回火场;困了累了,就蜷缩在车里小憩一会,直至大火被完全熄灭。此次救火得到了通榆县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和表扬,评价说“环卫队伍是一支站得出、顶得上、敢担当、善作为的队伍”。
自通榆县吹响“老城改造、拆违打非”的号角以来,为规范城市建设秩序,有序推进拆违工作,王明海积极投入到拆违打非工作中,对通榆县各包保单位的违建物进行拆除。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他加班加点工作在拆迁现场,在最短时间内高效完成了拆违任务。
在通榆县向海大街地段拆迁改造时,建筑垃圾堆积在道路两侧,既影响市容市貌又影响环境卫生。他和同事们不遗余力地全身心投入到平整、清理建筑垃圾工作中去,经过一天一夜奋战,向海大街两侧立体面全部平整完成,清运建筑垃圾2000余吨。
没有壮举,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只是平凡岗位上的点点滴滴。王明海凭着对事业的追求,埋头苦干,把美好年华无私奉献给了环卫事业,用自己的汗水和辛劳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