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个夏日傍晚,通榆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田晓波到图书馆看望“女儿”小宜(化名)。此刻,小宜正在埋头学习。看到她正在奋笔疾书,田晓波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眼前的“女儿”与初见时判若两人。“这孩子真可怜,她爸爸要坐牢了,孩子可怎么办啊!”“是啊是啊,孩子学习这么好,马上就要参加中考了!”2017年,在一片议论声中,田晓波初次看到了蜷缩在角落里埋头痛哭的小宜。田晓波知道,孩子遇到家庭变故,短时间很难接受,需要全面、持续的关怀才能真正帮她驱散心中的阴霾。她下定决心,要继续关注小宜,帮助她走回正常的生活轨道。
“孩子,阿姨是来帮助你的!以后,你就把阿姨当成你的亲人,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都要及时告知阿姨,阿姨会第一时间帮你解决!”“在我办过的案子里,接触过很多像你一样的未成年人,有的孩子和你的经历很相似,我会一直陪着你一起度过这个黑暗时光,你相信阿姨好不好?”“我们约定一下好不好,如果你以后每次考试成绩有进步,我都会满足你一个小愿望,你说怎么样?”最初田晓波与小宜的沟通十分不顺利。面对一个心灵遭受重创的孩子,田晓波给予了她更多的耐心与关注。她多次来到小宜的学校,与学校领导、老师进行沟通,又来到某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介绍小宜的情况,最终为小宜争取到了某企业的3年助学基金,帮助小宜顺利读完了高中。
得知小宜数学成绩提高了10分,田晓波奖励她一个新书包,拿到书包的小宜,满眼泪花。来自田晓波的关爱让她眼睛里重新绽放了光芒,重新拾回自信。
“我考上啦!考上啦!”小宜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奔向田晓波的办公室,两个人拥抱在一起欢呼、跳跃,激动与感激的眼泪交织在一起。开心之后,小宜抿了抿嘴唇,仿佛有了心事。田晓波明白她的顾虑,眼神坚定地看着她,说了一句:“有我呢!”
如田晓波所说,小宜考上了大学后,田晓波通过白城市人民检察院为小宜申请了3万元的司法救助。小宜流着泪说:“田阿姨,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回报社会、关爱他人,不辜负这么多年您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我能叫您一声‘妈妈’吗?”
“妈妈!”小宜扑在田晓波的臂弯,这一句妈妈,喊出了小宜多年压在心里对田晓波深深的感激和浓浓的爱。
青丝生华发,守护终无悔。田晓波陪伴着小宜度过了她人生的“寒冬”,成为了小宜暗夜里指路明灯,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成为了她口中的“检察官妈妈”。小宜依偎在田晓波怀里,谈论着学习中的收获与未来的规划,这温馨的时刻,就是田晓波乃至许许多多检察官们努力帮助失依未成年人的期盼。 (本报记者朱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