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真 张磊
今年,我市持续开展组织部门助企纾困集中帮扶行动,深入企业调研交流。针对非公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白城市委组织部组织全市20余家职能单位和部门组成非公党建发展服务团,强化成员单位之间的衔接,形成服务企业的强大合力,全力帮助企业解难题、促发展。
财税金融服务团:为企业送来政策“及时雨”
财税服务团成员单位通过全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复工复产送来“及时雨”。市税务局通过“银税互动”机制帮助企业融资纾困,今年已为52家企业通过“以信授贷”方式助力资金2374.06万元。同时,市税务局采取“第一时间+顶格优惠”的方式落实退税减税政策,截至目前,已累计核准留抵退税3.46亿元。
金融服务团通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市金融办择优选择11款金融产品在“吉企银通”白城分平台向全市企业推介,截至目前,已发放贷款232笔5.41亿元。市金融办收集企业(项目)融资需求7次,开展线下大型政银企对接会1次,线上灵活对接12次,签订融资服务意向协议金额6.7亿元。白城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采取网络视频签约、审批等多种办公方式,为受疫情影响客户办理担保贷款132笔12944万元。白城惠农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受疫情影响客户办理担保贷款8笔2028万元。目前,白城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小微企业担保费率控制在1.5%以内,部分融资担保公司对小微企业的综合担保费率已降至1%以下。
营商环境服务团:让企业审批“无梗阻”
市政数局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保证企业工程项目“不见面”审批顺畅,积极开展网络全程代办、专人专办、专班协调督办“三办”服务,帮助6户企业办理审批环节22个,获得企业点赞。“服务企业月”活动期间,市政数局以“零跑团”为载体,创新实行电话办、视频办、网上办、特事特办、预约办“五办”模式,开展节假日不间断服务,实现企业办事无忧办、随时办、快速办。截至目前,共通过电话解答企业咨询百余次,累计受理企业申报事项22项。
市市监局在办公大厅设立“怎么能办”专窗,公布咨询电话,全程引导帮助企业完成登记注册等相关业务,实现“网上办理”“不见面审批”“上门帮办”“特事特办”“预约办理”。市监局坚持“一个电话解难题”,以新开通的“吉林省个体工商户纾困热线”为依托,成立市县两级个体工商户纾困专线处理专班,快速承接办理复商复市申请报备、承诺、发证等工作,实地督促已复商复市“六类行业”个体工商户落实疫情防控扫码、测温、看行程、消杀、主动核酸检测等主体责任。截至目前,5200户个体工商户,9家大型商场复工复产。
市工信局在“服务企业月”活动期间,组织34个部门开展12项重点服务方面的专题活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人才服务团:为企业和求职者“铺路架桥”
市人社局协调成员单位白城技师学院、白城职业技术学院与3家大型企业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方式,面向企业新录用和转岗职工培训1年至2年,并给予企业每人每年5000元补贴。依托57个公共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举办企业用工线上线下招聘会299场,提供岗位4.2万个,达成意向7665人,帮助企业解决急需用工6163人。
市总工会坚持“党工共建”,扩大职工“双创”扶持计划小额贴息贷款发放额度,现已帮助企业贴息40余万元,贷款200万元;持续组织开展职业介绍、就业咨询、创业指导等工会就业服务活动,帮助企业开展技能、电商等专业培训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