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镇赉:加快生态建设步伐 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
注重全面融合 打造乡村振兴创新区
深入做好粮食稳产保供金融服务
通榆县疾控中心开展布病义诊进乡村活动
我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部门
开展大件运输车辆专项治理见成效
镇赉公安加强隐患排查 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图片新闻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7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城“十四五”规划纲要解读
注重全面融合 打造乡村振兴创新区

 

《白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2021-2025年)》,根据《中共白城市委关于制定白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市委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白城开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白城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让读者进一步了解我市“十四五”期间发展目标乃至更长远战略构想,本报对《白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2021-2025年)》内容进行解读。

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实施生态农业转型升级“三大工程”,提升现代农业整体发展质量和水平。

①实施生态农业“一园一中心”工程。建设白城现代健康食品产业园。依托吉林农大和白城农科院科研优势,打造以玉米、水稻、燕麦、绿豆等4个农产品为主的百亿级体量的现代健康食品产业园,加快“杂粮杂豆之都”和“东方燕麦之都”建设。谋划建设白城杂粮杂豆及制品国际交易中心,逐步形成全国知名的杂粮杂豆大市场大物流,抢占国际杂粮杂豆及制品行业的定价权、话语权。

到2025年,建设杂粮杂豆种植专业乡镇10个、专业村100个。

②实施生态牧业“十百千”工程。加快生态牧业基地建设,打造5万头奶牛、50万头肉牛、500万头生猪、500万只肉羊、1000万只白鹅等全产业链项目。探索实施“粮改饲”有效途径,推动粮牧加一体化发展。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自建联建养殖基地,构建生态畜牧业发展引领区。

到2025年,全市畜禽养殖量达到4460万头(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畜牧业产值达到260亿元。

③实施生态水产品基地建设工程。依托大中型水库,推进“名特优”鱼苗繁育及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加快生态水产基地建设。支持申报水利风景区,加快渔业生产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

到2025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5.5万吨,渔业产值达到10亿元。

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以生态农业为导向,以科技农业为支撑,大力发展高端农产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整体竞争力。

①推进全程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特色农作物生产标准规范,创建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实行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可追溯监管制度。启动实施数字农业创新工程,大力发展数字农业。

到2025年,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

②培育绿色知名品牌。瞄准国家驰名商标和地标产品,打响白城燕麦、白城绿豆、白城弱碱地稻米等区域公用品牌,创建白城草原红牛、白城生态鱼等区域品牌。发挥杂粮国检中心作用,加强粮油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形成白城杂粮杂豆品质指标体系。

到2025年,全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达到5个,地标产品达到30件,“两品一标”农产品比重达到35%,绿色有机农产品数量达到320个。

③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扶强一批行业领军型龙头企业;聚焦燕麦、绿豆、高粱、肉牛、肉羊等产业链条加工短板,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一批“小精尖特”传统加工企业提档升级。支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电商服务,打造综合性电商基地。

到2025年,创建乡村旅游特色村20个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收入达到4亿元。

④打造产业融合载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重点打造辣椒、绿豆、水稻、肉牛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级杂粮杂豆特色产业集群。

到2025年,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力争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①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以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重点,打造一批优秀示范点,争创国家农民合作示范社。探索“村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发展模式,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全市规范性农民合作社发展到9000个、家庭农场发展到7000个。

②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示范点分类分区示范,推广农民合作、土地入股、企业租赁等主导模式和通榆陆家村土地经营权入股、大安大岗子镇土地经营权出租等经营模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效途径。

到2025年,全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50%以上,培育市级土地规模经营示范点150个。

③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生资供应、农机作业、统防统治、金融保险等专业性服务机构,推动社会化服务向产业全过程延伸。探索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集体房屋等抵押担保。加大“政保担”“农地贷”“吉农牧贷”等金融产品创新力度。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