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起来坐会儿吧,马上咱们就吃午饭了。”7月2日,被市区一家老年公寓聘为院长的姜平伏下身,轻拍着老人肩膀亲昵地说。老人慢慢转身抬起胳膊,姜平顺势揽住将她慢慢扶坐起来。老人依靠在姜平的怀里,露出舒心的笑容。“在我妈心里,姜院长比我这亲闺女还亲,我劝半天都没姜院长一句话顶用。”老人的女儿笑着说,“老母亲今年98岁,在这里生活3年了。今年主城区静态管控期间,多亏了姜院长和护工们日夜悉心照料,令老妈身心健康、愉悦。”
从老人房间出来,姜平为住在二楼的老人们送餐。看着老人们都吃上了饭,姜平一溜小跑到一楼给不能自理的老人们喂饭。正在喂饭时,老人突然大便了。姜平忙放下手中的碗,轻声安慰老人,同时娴熟、快速处理完了。姜平介绍,这种情况常有。用餐时间是她们最忙的时候,有13位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喂饭。在接下来的用餐过程中,姜平边喂老人吃饭,边和老人聊着天。
姜平性格热情、爽朗,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她风趣地说:“在这工作,我的腿脚练得赶上快递员了。平时,这个老人要吃水果,那个老人要吃面,外加还去药店给老人们买药……每个人的需求都耽误不得,我就这么练成了。”1963年出生的姜平,从医护战线退休,有着丰富的护理经验。她退休后受聘到老年公寓做管理工作,是想发挥自身余热。她说:“可别小瞧护工这个职业,公寓中的女护工都是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的,除了专业护理技能还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才能做好。”姜平数十年的医护知识在这里找到了用武之地。遇到有的老人突然无故发脾气,她和护工就像哄孩子一样耐心安抚,尤其是照顾那些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不是辛苦二字所能表达的。
今年疫情期间,姜平更是经历了严峻的考验。3月8日,按我市防疫工作要求老年公寓开始封闭管理,当时有47位老人生活在这里,年纪最小的老人已经78岁。九成以上老人都有基础病,有些老人身体陆续出现了状况:有突发肠炎的、尿路感染的、血压升高的……有着丰富医护经验的姜平沉着应对,和护工们日夜陪护并及时施药调理。她们加强了对老人心理上的呵护,想方设法哄老人们开心,令老人们度过了那段特殊时期。如今每每回想起那段时间的工作,姜平和护工们感悟颇深。也正是这样的经历,更加拉近了老人与姜平和护工们的心。同时,让姜平与护工们更有信心干好这份工作。
姜平常和护工姐妹们说,人人都会老,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要让老人住着舒心顺心,家属放心,成为他们不一样的女儿。我们是专业护工,不仅要有专业的服务理念和技术,更要有儿女一样的孝心。姜平的话温暖有力朴实无华,却诠释了她们的担当与情怀,是她们给老人带来最暖“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