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他们,在城市角落闪烁着微光,在最需要的时刻成为温暖人心的灯塔。从抗击疫情的战线前沿,到为民惠民的实践所站,从扶贫济困的爱心善举,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近年来,洮北区不断深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志愿者队伍持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多彩,品牌效应日益彰显,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服务领域更加广泛,擦亮了“幸福洮北”暖心底色。
有一种爱 守护无时无刻
面对本轮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洮北区积极响应中央及省、市文明办号召,第一时间落实“志愿服务关爱行动”项目,面向全区可调动群体吹响志愿服务“号角”,集中发力、夯实责任,集结出击。
一道招募令,洮北全区志愿者迅速集结,从花甲老人到返乡的大学生,他们忙碌的身影在捐赠物资、防疫宣传、心里咨询等多个岗位中出现,一个个身着“红马甲”的“生力军”与时间赛跑,暖心的志愿红,汇聚成战“疫”的磅礴力量,点亮了战胜疫情的希望之光。
张成波就是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他曾是癌症患者,面对疫情,他毅然选择了逆向而行。除了在高速口执勤外,他还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在疫情期间急需人手时,他在瀚海爱心联盟公益团队内发出“守护家园、我们在行动”的招募防疫志愿者倡议,当天就有80余名志愿者报名。自疫情开始到取得阶段性胜利,防疫消杀现场、小区值守卡点、核酸检测点位、防疫物资转运等志愿服务活动中都有他的身影。他还带领300余名志愿者给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志愿者、生活困难群众等在疫情中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了价值1万余元的物资。他说:“疫情无情人有情,能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是我的责任,作为抗疫志愿者,只有多做事、做实事,才能不负老百姓的期盼与期望。”
疫情发生后,洮北全区3703名机关干部冲锋在前,领任务、扛责任,坚守各自包保小区,排查走访,送自测试剂,订购药品、蔬菜包、水果包、肉包,卡点执勤,保障了居民的生活所需,保证了疫情期间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全区共招募1000余名社会志愿者,服务力量常态化覆盖全区7个街道、40个社区、336个小区和12个乡镇各个卡点工作站。
凝聚爱心 激发内生动力
3分兑换香皂、4分兑换牙膏、10分兑换洗衣液……走进洮河镇那尼哈村由洮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携手区妇联共同建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爱心超市”,络绎不绝的村民们用自己辛勤劳作换来的积分来到超市兑换生活所需物品。
洮河镇那尼哈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只是全区挂牌成立的23家“爱心超市”其中的一家。为更好的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展现新时代农村农民新风貌,洮北区以参与吉林省“千村示范”创建的23个示范村为依托,成立了23家“爱心超市”。“爱心超市”以村集体经济收入扶持、社会公益团体参与等多种形式进行运营,借助社会大家庭的力量,搭建起长期关爱、爱心传递、扶助弱势群体的平台。通过“爱心超市”充分调动农村各类群体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村民可通过参与“文明村屯”“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最美家庭”寻找、志愿服务、移风易俗、致富带富、全民阅读、邻里互助等活动获得积分,并用积分兑换“爱心超市”里等价分值的物品。
“爱心超市”本着实际、实用、实惠、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了积分兑换激励作用,进一步激发了村民内生动力,使村民在思想上发生转变,从“被动做”到“主动做”,从“推着做”到“比着做”,推进了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乡风文明建设,共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团结力量 同心共创文明城
“您好,现在是红灯,请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通行。谢谢您的理解与配合,文明的交通秩序,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维护……”每逢学生上学、放学或上下班高峰期,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总会出现在市区主要交通路口,他们手持小红旗耐心细致地开展交通文明劝导,用热情与微笑感染着身边每一位市民,传递“城市畅通 有你有我”的正能量。
扫落叶、清杂草、捡枯枝……每周五下午,全区机关干部都深入所包保的小区开展常态化提升城市面貌活动,他们有人拿扫帚、有人拿铲子、有人推垃圾桶,大家分工合作对小区里的垃圾、落叶、杂草、枯枝等进行了集中清运,真正做到变“口号”为“行动”,整治一处、清洁一处、靓丽一处,让志愿服务精神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们心田。
为更好的深入推进志愿服务打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洮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打造了“3+3”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即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平台,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了新春送春联、元宵节广场舞展演、猜灯谜、为环卫工人和车站疫情防控工作人员送汤圆、“端午佳节·关爱行动”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先后下发了《关于在春节期间开展“弘扬时代新风 传播文明风尚”活动的倡议书》《“城市畅通 有你有我”文明出行倡议书》等倡议书,不断提升“爱润洮北·微善圆梦”志愿服务品牌。
品牌引领 呵护蓓蕾托起未来
为了帮助全区广大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当中来,洮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谋划,走进靖安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文明家庭志愿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学生们讲述如何更好地与父母相处以及学习方面的一些技巧,如何做一个讲文明、爱学习、爱劳动,孝敬父母的新时代好少年,让学生们深受教育。随后,同学们还穿上红马甲,以志愿者的身份进行了志愿劳动,擦玻璃、扫地、拖地,孩子们在现场干得热火朝天,充分感受到了劳动快乐、劳动光荣的美好体验。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我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孝敬父母,不乱扔垃圾,遵守各项规定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弘扬中华美德是我们肩上的重任……”在洮北区开展“新时代洮北好少年”活动中,“勤学创新”标兵杜坤泽与全校同学分享了自己生活中尊老爱幼、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的故事,为同学们树立了美德榜样。
近年来,洮北区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推进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通过品牌活动引领和外部环境营造,将家庭、学校和社会编织成一张无缝隙的网络。全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不断净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洮北区妇联联合市妇联在白城市第三中学举办了大型公益讲座,深入推进家庭教育,树牢家庭文化品牌;区教育局组织全区各中小学未成年人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先后开展了“百年辉煌,同心向党”学生原创诗歌朗诵大赛活动、“童心绘百年盛世,妙手传红色基因”美术特色课程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书画作品展、“喜迎‘七一’ 我想对党说”为主题的庆“七一”主题中队会等活动,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在于经济发展的速度,还在于群众感受幸福的温度。这种温度,来自志愿者的真情传递、来自志愿者的大爱奉献、来自志愿者的薪火相传,他们用一次次服务、一桩桩善举,践行着志愿精神,他们用一个个充满爱的“洮北故事”,在创建全区文明城市过程中奉献力量,让“志愿红”成为城市文明最温暖的底色,让志愿者成为城市文明最动人的音符,让志愿精神成为城市文明最厚重的涵养,凝聚起追求美好生活,建设美丽、幸福洮北更加磅礴的前行力量。
本版图片由洮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