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剧经历了30多年的艰苦发展,以其独特的东方大国文化底蕴彰显至美至真的舞台表现,赢得了世人喜爱。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推动伟大时代的发展。《鹤之爱》这部作品是积极践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文学艺术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是落实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2021年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创作助推吉林振兴发展”的研讨会精神而创作的一部原创作品,是“弘扬鹤文化”,致力于挖掘中华民族丰富生态宝藏,凝聚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一部国际化作品。
《鹤之爱》由李罡担纲编剧、导演、作词、作曲创作,是献给故乡白城的深情赞歌。李罡表示“音乐剧是一种现代国际艺术,不再只是西方艺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艺术家要用中国式的当代语言方式去说话。在《鹤之爱》整个创作上力求中国故事国际表达,让中国传奇故事走向国际,从而带来不一样的东方文化盛宴。”
这部音乐剧引起不同凡响的同时也带给了观众惊喜。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在我国经济科技实力日益强劲的今天,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提高,音乐剧与现代人需要增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追求、理想信念不谋而合,引起观众的共鸣。二是艺术元素在舞台上完整呈现。这部剧以国宝文物八角铜镜为线索,包含了诸如“捺钵”文化,萧太后河、广安门在内的辽代遗址等大量的历史事实、神话传说。作为捺钵历史文化之一的白城大安,那里江河纵横、湿地环绕、水草丰美,两百余种禽鸟每年在这里迁徙繁衍,与人类和谐共生。历史上有四位皇帝来此进行春捺钵,留下了无数动人的传说。生态传奇,万物弦歌。《鹤之爱》通过富于奇幻色彩的浪漫演绎,讲述了新王耶律大安在登基之前沿着先王的捺钵之路历练一番的故事。他在行至月亮湖畔时遭遇狂风巨浪,被化身白鹤的塔娜公主营救,两人从此坠入爱河。灰鹤首领慕斯,为报复人类滥杀生灵,为了夺取象征大辽权位的八角铜镜命女儿乌拉去迷惑耶律大安……一段跨越人鹤两族的旷世之爱,一幅关于万物共生的传奇画卷由此徐徐展开。北京作为辽代五都的南京幽都府,是辽代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李罡导演的创作,正是在北京与故乡——曾经的大辽腹地之间,找到核心人物关系的情感线索,通过一段跨越人鹤两族的旷世之爱,表达该剧“生态立剧、和谐命题”的创作初心。
历经风雨有情有义、有担当的真正君王耶律大安(太子),愿意牺牲自己的爱情、以白鹤的身份守护自然众生的塔娜公主,大辽国的守护神图登大人,化去全身修为、随女而去的魔王慕斯,通过爱扶正了邪念、深明了正义的乌拉公主,差点酿成国破家亡的大祸太后等等,剧中系列人物的塑造鲜明真切。
《鹤之爱》的音乐创作,不仅具有本土化的特点,还展现了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以如歌旋律咏叹温暖的人性。音乐作为剧中的灵魂,是一个充满浪漫诗意的讲述者,在兼顾华丽流畅的同时又体现了朴素率真;音乐整体节奏变化多元,扣人心弦,别具一格。音乐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准确表达诠释了剧情,将剧情递进、深入、渗透、升华。《鹤之爱》创作巧妙运用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多种乐器进行编制,既有音乐伴奏的对白也有悄无声息的心灵对话。合唱、对唱、独唱,都遵循音乐戏剧的结构规律,用多元音乐风格展示了“高雅、精致、华丽”之美,具有旋律复杂、音乐宽广、节奏变化、自由丰富的特征,通过通俗、粗旷、雄浑、质朴的音乐质感,体现出音乐剧的丰富多彩,使全剧24首歌曲的表现力与剧情发展丝丝入扣,相得益彰。
凝练独特视觉,创造奇幻捺钵盛景。如果说,音乐串联起该剧的主体,那么舞蹈便是这部剧的核心。《鹤之爱》的诗意、唯美不止一种美学呈现,其视觉风格把中国传统的写意美学、中性舞台、写意布景融入现实主义的基底之中,将观众引领至戏中的情境。从色彩上来看,无论是舞台设计还是服装设计,突出了白、红、蓝、绿这四种颜色,具有隐喻和象征的意味。在舞美设计上,创作团队对契丹文化进行考察,对契丹文化符号中的重要元素进行加工。选取了八角铜镜作为舞美视觉支点,构成剧中契丹王宫的视觉中心形象。在舞美、道具方面,通过对契丹文化的考察研究,提取了其中重要元素进行艺术加工,打造了奇幻、浪漫的捺钵盛景,发挥了服装造型对于人物塑造、剧情推动的作用。例如祭祀场面、辽宫夜宴、各部落选妃场面等,通过服装鲜明的色彩、风格加以突出,创造了一幅绚丽画卷。值得一提的是,千姿百态的“鹤”成为该剧的一大亮点。鹤服装扮的主角,登场即是喝彩,“白鹤”“灰鹤”“丹顶鹤”……在序幕和尾声中30多种“鹤类”在舞台上齐舞,千姿百态,奇幻感十足。
李罡导演是吉林白城人,从小得到嫩江湾草原湿地的浸润。离开故乡扎根在北京的他,40年后重新踏上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时,横亘在面前的大辽遗址、遗迹、文物仿佛从历史中跃然而出。白鹤作为辽代的吉祥圣洁之鸟,又是故乡白城市的象征;宋徽宗《瑞鹤图》中鹤舞蓝天的盛景,为他提供了中华写意之美的想象空间。李罡表示,他也想借《鹤之爱》传播“以与万物共生的仁爱之心对待所有生灵”的生态理念。
总而言之,《鹤之爱》艺术题材独一无二,文化标识鲜明亮眼,舞台表现富有层次。李罡立足于国际化视角,做好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让带有中国标识的《鹤之爱》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