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针对由于担心疫苗副作用而未接种疫苗的群体,以及由于身体原因无法接种疫苗的群体,这样的人群,特别是其中高领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该如何做好防护?
答:目前来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最好措施,主要表现在一是疫苗安全有效,二是措施简单易行,三是作用相对持久,即与其他需要持续反复采取的措施(例如核酸检测和社交距离)相比,完成疫苗接种后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保护作用。但是,由于有些原因老年人未能及时接种疫苗,就需要通过其他非疫苗的措施保护好这些人, 因为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或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是感染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
非疫苗的防护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密闭的空间,减少与陌生人或外来人员的密切接触。
二是与陌生人接触或去室内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戴好口罩。
三是要继续保持手卫生,包括勤洗手或手消毒,尽量不用手触摸眼、鼻、口等部位。
四是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天气已经转暖,如果可能,每天要开窗通风、让空气流动。
五是与老年人接触的家人或工作人员也要接种疫苗,尤其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果发现自己的健康码出现异常,尽量不要再接触老年人。
问:老年人接种疫苗该怎样防止出现偶合反应?
答:首先, 要客观认识什么是偶合症。偶合症(偶合反应)是指疫苗接种过程中, 受种者正好处在一个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发病的前期, 疫苗接种后巧合发病。因此, 偶合症(偶合反应)不是疫苗接种引起的,只是在发生的时间上有重合, 但实际上偶合症的发生与接种疫苗无关, 也不属于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其次,要了解为什么老年人偶合症会相对高一些。因为,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 与成人和青少年相比, 身体更容易出现一些健康问题, 如有的伴有慢性基础性疾病、有的表现为慢性疾病的复发、有的因处在某种疾病的潜伏期而患病的风险增高等。
最后要强调的是, 采取一些延缓接种的措施可以避免一些偶合症的发生,但是完全避免是非常困难的。采取延缓接种的对象可包括正在发热的病人、患有未控制的癫痫病患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等,可以待症状消失或渡过慢性病急性发作期后, 再考虑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