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薄秀芳
“嚯嚯……嚯嚯……”随着刀在磨刀石面上来回滑动,年过古稀的李向东用手掌控制着力度,保证菜刀的刃更锋利。日前,在洮北区白鹤小区18号楼外,李向东稳坐在长条凳上,认真磨着菜刀。脚下的工具箱内,装着大小不一的磨刀石和磨刀用具。凳子上的磨刀石中间凹下很深的弧线,无声地述说着主人常年累月的劳作,这种手工磨刀手艺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我一看李大哥的小板凳又摆出来了,就赶紧过来了。大哥,我家这几把刀您给我磨磨吧。”对面楼的邻居赵女士,拿下来大小4把厨房用刀。“你家这砍刀没磨几天怎么又钝了,天天砍大骨头吧!”耳背的李向东喊着说。身旁的邻居笑着说:“他们两口子退休金今年又没少涨,一天就琢磨好吃的,能不费刀吗?”一番话,引得周围邻居哈哈大笑。这时,又有两位邻居拿着菜刀来等着磨。不一会,李向东就将4把刀磨好了。有邻居劝李向东磨刀收点费用全当挣零花钱了。李向东却觉得,义务磨刀为的是方便邻里,这是奉献。“党和政府给了咱安稳幸福的生活,我就力所能及做些回报社会的事。”
1950年出生的李向东,知青返城后先后在白城水泥瓦厂、白城机床厂、白城市城市开发热力公司等多个单位工作过,干起工作来肯钻研且一丝不苟。过硬的木工和水暖技术让他在哪儿都受欢迎。退休后,李向东备好工具给邻居们义务磨菜刀,坚持十余年。
邻居眼中的李向东一家和睦相处,助人为乐。记者采访间隙,磨刀的邻居来来回回有好几拨,李向东的活儿终于干完了,他收起磨刀工具,规整地摆放在工具箱内。“趁着自己身体硬朗,做点有意义的事儿。”李向东说。平凡岁月中的平凡人,始终坚守助人向善的信念。像李向东这样的老人,在白城还有很多,他们用行动绘出最美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