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刘庆龄)年初以来,通榆县包拉温都蒙古族乡纪委与村务监督委员会协同发力,切实强化乡纪检监察组织在村务监督中的统筹领导作用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一线监督的“探头”作用,努力实现同向发力,提升基层监督质效。
建立专人挂钩联系机制,确保日常沟通顺畅高效。该乡纪委指定专职纪检干部分别挂钩联系辖区4个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日常联系沟通和指导督导,以乡政府每周例会为抓手,向村务监督委员会通报一次工作情况,做到日常联系紧密、沟通顺畅高效,促使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积极履职。同时,该乡纪委协助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定村务监督委员会日常监督清单,明确日常监督的主要内容、方法程序,有效提升监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建立定期分析总结机制,及时全面掌握履职情况。该乡纪委积极总结梳理辖内各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情况,根据工作实际和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并及时掌握村务监督委员会人员思想动态和工作动态,听取意见建议。乡纪委在工作中发现责任心强、工作表现突出的,可向乡党委推荐为村“两委”人选培养对象。
多措并举强化组织保障,着力提升队伍履职能力。该乡纪委把提升队伍履职能力作为基础,多措并举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去年换届配齐配强乡纪委班子,进一步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养。另一方面,落实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加强指导督导,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村务监督委员会存在的问题。同时,围绕乡纪委与村务监督委员会建立协作联动机制的意义、工作内容、方式方法等进行专题集中辅导,有效提升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