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新闻
下一版4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长春担当
积分促德治 文明新生活
我市住房公积金在全省
率先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积分促德治 文明新生活

●本报记者 杨航
 

迎着冬日的暖阳,记者来到通榆县新发乡乌兰图嘎村,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路面、干净的庭院,农机具摆放有序,家家户户实现秸秆离田,“地趴粮”治理效果显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为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有效推动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这一目标,今年,通榆县新发乡积极开展“小积分”激活“大德治”体系建设工作,以德治建设为目标,以积分奖励为抓手,有效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打造乡村生态宜居新环境。

新发乡党委书记李峰介绍,全乡6个行政村因地制宜,以“行孝、积善、守信、倡勤、崇俭、向善”十二字为指导方针,结合现有“爱心超市”开展了“小积分”激活“大德治”活动,将环境卫生、公序良俗、职业道德等工作细化、量化,结合各村实际及村规民约合理设计加减赋分项目。通过日常赚取“积分”,村民找到了归属感、价值感,降低了生活成本,规范了日常行为,提高了村民的参与意识、集体意识、荣辱意识,在村民自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运用“小积分”激活社会“大德治”目标。

目前,全乡6个行政村总计投入26万元资金,用于“小积分”激活“大德治”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村集体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承诺每年拿出村集体收入的20%,用于“小积分”激活“大德治”各项工作。截至目前,新发乡共有“小积分”会员人数1584人,开展活动50余次,赋分已达113531分,兑换次数54次65173分。全乡辖区内有6家“签约商家”,能够满足村民日常通过参加村委会统一组织的各项乡村振兴和移风易俗活动来赚取积分,并在“签约商家”兑换生活必需物品。

新发乡“小积分”激活“大德治”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全乡各村都努力推进此项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其中最具典型代表的当属新发乡乌兰图嘎村。乌兰图嘎村作为新发乡未实施易地搬迁的行政村之一,有着土地平整、人口聚集的特点,经过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采取“签约商家”方式将本村的“红旗超市”设为可进行积分兑换的“爱心超市”,超市里的货物按照市场价“一分”相抵“一元”。对有冰箱、彩电等特殊商品需求的村民也可提前同商家进行沟通,商家按需进货。村民们在农忙之余参与到修整路肩、疫情防控、环境整治、“干净人家”、移风易俗等活动中,根据参与时长和劳动量获得相应积分奖励,换取所需生活用品。

“我们家孩子今年考上了天津大学,村委会给我们加了5000分表示祝贺和鼓励。”乌兰图嘎村吴耀威同学的家长激动地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连日来,我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各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一致表示,乡村振兴战略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李峰对记者说。

记者手记

通榆县新发乡通过开展“小积分”激活“大德治”活动,村民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换商品,真正实现了“有德者有得、多劳者多得”。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各项评比、赋分活动充分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村民的思想,由原来的“等、靠、要”逐渐转变为积极主动“加油干”,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在逐步提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