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冶
珠算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被世界称为第五大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珠心算是将我国传统的珠算精华与心算的优势科学结合在一起的速算方式。珠心算通过双手拨珠促进左、右脑的平衡发展,能开发幼儿智力潜能、开启幼儿的思维、培养其高度的注意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珠心算对儿童的启智作用已成为共识。在珠算基础上创新发展的珠心算把算盘内化为人的脑映像进行计算,实践证明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科学价值,弘扬和传承珠心算是实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
发展幼儿计算能力
算盘既是一种计算工具,也是一种玩具,它具有直观易懂易操作的特点,算盘作为直观形象的计算工具,具有档位清楚,五升十进,算存一体,珠动数出,二元示数的特点,使珠心算获得更大的计算功能。
珠心算是珠算过程在脑中的高度内化,没有实际拨珠的动作,提高了运算速度,使儿童拥有超强的计算能力,珠心算符合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年龄特点。
在算盘上认数、数数、比大小,进行加减算,经过一段时间实际拨珠训练,模拟拨珠训练,脑中打算盘(脑算),这三个阶段大大提高了儿童的计算能力。学习珠心算的学生通过眼看——脑想——手拨,使视觉中枢——语言中枢——运动中枢各个兴奋点,连成一条通路;学习珠心算的学生通过耳听——脑想——手拨,使听觉中枢——语言中枢——运动中枢构成了另外一条通路。珠心算教学充分发挥了算盘的功能,借助于算盘直观心算原理,使形象脑和思维脑的活动协调配合,学生变得心灵手巧。
强化幼儿记忆力
记忆力是智慧的宝库。孩子通过珠心算看数训练,听数训练,写数训练充分调动各个器官进行活动,边记边算,边记边写,使记忆力得到很大发展。例如听算训练,老师念数越快,幼儿越需高度集中,从听觉器官传入的数,必须记清,逐个加数或减数,结果要记在脑中,等数字一报完,学生就要把答案算出,这对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记忆力的学生是无法做到的,通过训练动脑频率多,能不断强化幼儿记忆的准确性和牢固性。
提高幼儿思维能力
智慧的核心是思维力。思维的发展都要经历从直观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珠心算教学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珠心算教学,让幼儿手、眼、耳、口、脑等器官协同活动,使思维经受反复训练,有利于脑细胞发育,动作系统,形象系统,符号系统共同协调,互相转化与促进,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双手拨珠左右手的并用,促进幼儿左右脑的平衡发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看数,记数,看数译珠,看珠译数,看珠拨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自己眼看、耳听、口念、手拨、笔写等协调活动,进行快速的容量极大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度和计算速度,发展学生的智力。
拓展幼儿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珠心算以算盘为工具,由算盘导入脑算,从打算盘开始,通过一系列强化训练,以数、珠迅速互译,由易到难,学前班的孩子可以达到四位数五笔的加减算,孩子们脑中的位数逐渐增多,计算速度也越来越快,从而拓展了孩子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珠心算让孩子们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帮助幼儿建立较大数的概念,激发孩子想象能力。
养成幼儿良好的品质
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幼儿长大成才的必备条件。珠心算教学中,“快领先,准必至”的教学理念,要求幼儿耳听、眼看、手拨、脑思的协调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看、听、动、想等多种感官参与,锻炼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发现,经过珠心算训练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长,学习珠心算的孩子能吃苦、自信、有进取心、责任感,做事认真细致,通过珠心算的表演和比赛,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可以说,一科学好,多科受益。
总而言之,珠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珠算,它的功能和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计算本身,它更多承载的是中国人特有的数学思维方式与性格特征,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的一面。因此,我们必须更好地记载与留存这份文化精髓,担当起传承与发展珠算文化的重任。珠心算作为传承文化,我们有责任,有信心,让珠心算文化代代相传,让孩子们终身受益,让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作者单位:洮北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