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市市监局深入企业调研指导知识产权工作
市生态环境局
开展行政执法培训 提升法治规范建设
洮南市蛟流河乡
推进“千村示范”创建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民警帮助古稀老人千里寻亲
将金融“活水”注入田间地头
白城医高专开展“白医夕阳行”志愿服务活动
通榆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护航备耕春耕 保障农业生产
“春捂”到底该“捂”哪儿?
“捂”到什么时候?
《信访工作条例》这些知识要关注
用青春抒写美德 行善举温暖人心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4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青春抒写美德 行善举温暖人心
——记“中国好人”祁立波
 

●杨漫舒

孝老爱亲,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45岁的祁立波始终践行着这一美德。孝敬哥哥,她尽心尽力;教育学生,她视如己出;帮扶他人,她无私奉献。家住吉林省农安县合隆镇孙家窝堡村的祁立波曾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吉林好人标兵”“长春市第八届道德模范”。在中央文明办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中,她荣获“中国好人”称号。

不离不弃照顾患病哥哥30余载

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9岁前的祁立波和大家一样有无忧无虑的童年。1986年灾难突然降临,“爸爸上房检修老化的电路,不幸意外触电身亡。”祁立波说,“家里的顶梁柱塌了,妈妈承受不住打击,精神恍惚,两年后离开了我们。只有奶奶带着我和哥哥艰难度日,接踵而至的丧亲之痛,使哥哥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我和奶奶四处求医问药为哥哥治疗,哥哥也没能痊愈。”奶奶病逝后,祁立波哥哥的病情越来越严重。长年服药的“疯哥哥”一犯病,不只是出走、呆坐、傻笑、胡说、不穿衣服、不吃不喝……还会摔打破坏东西、点柴火垛,甚至动手打人,更会打死各种动物。

“有时候要早上3点起床,先收拾家里,喂狗、喂鸡……农忙的时候偶尔忙到深夜。”祁立波说。每天早上安顿好哥哥,祁立波就匆匆赶到学校,给孩子们上课,中午休息再赶回家照看哥哥,期间给哥哥喂药、洗头、洗脚、刮胡子、理发……几十年如一日,为了照顾哥哥,祁立波至今未婚。

年少失去双亲维持生计乐观生活

“那时候我们劝她把哥哥送去精神病院,找个人嫁了来减轻生活的负担。”村里人实在看不下去祁立波的苦日子,纷纷劝到。祁立波表示,哥哥不愿意住院,自己就不能那么做,如果嫁了人,也只是给别人徒增麻烦。

为了维持生计,祁立波辗转于田间地头和本地工厂,给林场的树苗和玉米田除草、撒药,砍白菜;给食品厂扒玉米、掐豆角……这些在常人看来绝对不是一名女子能吃的辛苦,祁立波都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直到1994年迎来了转机,在当地政府和村里帮助下,祁立波回到孙家窝堡村小学担任代课教师,每月155元的工资,勉强够兄妹俩维持生计。

“年少痛失双亲,哥哥患病,亲情缺失,但党和政府及社会大家庭给了我们兄妹得不到的温暖。今年过年,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还为我送来了肉、豆油、小米、白面、慰问金等生活所需物资,凡此种种,都让困境中的我倍感温暖,我幸而生在中国!”谈到这些,祁立波感动的说到。

愿将此生献青衿的乡村代课老师

生活的不幸让祁立波得到了常人得不到的锻炼机会,也更懂得过好自家日子,教育好学生的道理。给女学生梳小辫,为学生修鞋、修书包、缝补衣服,带学生做公益,陪学生过六一儿童节、辅导后进生、照顾困难家庭的孩子……“我发现孩子的鞋底掉了,就找来针线缝补上,这样穿着也舒服。”当听到祁立波朴素的语言时,这一切在她看来都是应该这么做的,对学生更是像自己的家人一样去照顾。

祁立波微笑着跟笔者分享着和孩子们的点点滴滴,“前几年,孩子寒暑假都会来家里住,写寒假作业,不懂的地方直接就问我。家里有农活的时候,他们也来,而且大孩子还会主动来帮忙。还有为孩子过生日,唱生日歌……”提到孩子,她也是滔滔不绝,把关爱洒在学生柔嫩的心田,把奉献留在学校的每个角落,为一届届村里孩子点亮爱的明灯、铺就希望的路。

不仅如此,乡邻需要帮助的时候,无论大事小情,只要时间方便,祁立波随叫随到。多次义务献血,帮助村里救火排水,看望低保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祁立波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用真心感动着身边的人,用热心温暖着她的学生,她说:“获得了这个称号,我更要感谢社会,努力地回报社会!”

(据中国吉林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