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磊 尹雪 王锦锦)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信用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支撑放管服改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逐步完善工作思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从“十三五”初期的倒数跃升至2022年8月全国第4,近12个月平均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261个地级城市中位列第12位,东北地区第1位,为实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信用制度日益完善。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信用政策文件精神,对国家发布的13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顶层设计文件通过信用白城网站进行转载,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措施。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稳定经济增长的相关要求,制定《白城市经济稳增长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班方案》,充分发挥信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积极作用。在全省率先将信用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考核,制定考核办法和指标,建立日常调度、专项通报、年底考评的推动落实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
信用应用成效显著。我市积极助力企业融资,充分发挥信用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按照“应驻尽驻,应贷尽贷,应录尽录”的原则,发动域内17家金融机构全部入驻省统建的“信易贷”平台。截至目前,入驻企业超5万户,实名认证企业1.7万户,通过国家和省“信易贷”平台累计成功授信2682笔,授信金额166.78亿元。助力政务诚信建设,印发《关于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和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的通知》,对全市所有现职公务员(参公人员)建立诚信档案,如发现公务员发生失职渎职、违反道德、失信被执行等行为,第一时间将相关材料投入诚信档案,报组织部门备案。累计查询公务员社会信用记录339人(次)。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指导推动各地各部门重点围绕网络交易、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关键行业,建立健全贯穿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努力做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失信者处处受限。截至目前,白城市被国家认定分级分类监管案例81个,已累计签订承诺书25.3万余份。
信用治理效能凸显。持续开展信用领域失信专项治理工作,行业主管部门对照专项治理清单,对治理对象开展约谈、签订承诺书等工作,并将其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加强日常监管,有效促进经营主体自我约束,诚信经营。目前,我市已对省反馈的59个失信企业完成治理工作闭环。制定《白城市创建诚信社区试点示范工作方案》,以开展诚信宣传为切入点,以诚信街区、诚信家庭、诚信居民评比活动为载体,大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努力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信用服务支撑有力。信用信息数据不断完善,以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支撑,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与信息上传。截至目前,梳理信用目录233条,累计归集信用信息1.75亿条,其中,公共信用信息1.71亿条、双公示信息28万条、水电燃气等特定信息235万条。网站运维管理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对信用中国(吉林白城)网站进行改版升级,启用省统建新版信用网站,并确定专人负责日常运行、管理、维护,加大信息更新频次和版块升级力度,最大化发挥网站宣传效能。截至目前,新版网站点击量近50万人次,发布转载各类信息8100条。“信用白城”公众号功能不断拓展,2018年,创建“信用白城”微信公众号,并将其作为重要推介载体,不断拓展公众号服务功能,增添自来水、热力缴费、“信易贷”平台等办事入口,为群众生活缴费、企业融资提供便捷通道。截至目前,已累计发布各类信息385条。
信用氛围更加浓厚。围绕诚信万里行、“3·15”消费者权益日、信用记录关爱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全国“质量月”、全国安全生产月等广泛开展诚信宣传活动,增强市民诚信意识,特别是在全国信用案例征集网络票选中,5万余人次踊跃参与投票活动,助推白城市信用合议厅案例成功荣获信用监管单项类全国第一。将诚信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对各级各类党员干部和公务员培训课程,在全省开辟先河。